3234信息公开资源库/col/col1229244890/index.html动态新闻/col/col1229304974/index.html交通时讯/col/col1229304975/index.html

丽水“五彩渡口”绘就“美丽渡运”2.0版新画卷

2025-08-08 00:00    信息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大 中 小 ]   访问次数:


随着云和龙门码头提升改造工程、景宁千峡湖渡工房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丽水“五彩渡口”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2024年省交通运输厅发布《高质量建设“美丽渡运”2.0版指导意见》以来,丽水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落实,在全省率先开展“五彩渡口”创建。项目累计投入3700余万元,共创建“五彩渡口”17个,推动渡口品质、景观、功能再提升,力争为全省“美丽渡运”2.0版提供“丽水样板”。

“五彩渡口”以红、绿、金、青、紫五种色彩为标识,分别代表革命精神、秀山丽水、共同富裕、历史底蕴、民族特色,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地域特色。通过深挖渡口文化,以绿色生态为基底,将单一渡运功能的渡口,迭代升级为融合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渡运功能的“新名片”,生动绘就“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水上交通幸福图景。

“红色渡”:赓续革命薪火

丽水作为浙江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云和县小顺村,交通部门精心打造“红色渡口”与“红色渡船”,再现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浙江重要指挥中心和兵工厂所在地的峥嵘岁月,让渡口成为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的流动课堂。

“绿色渡”:守护秀山丽水

立足“浙江绿谷”生态优势,丽水始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渡口建设。景宁县金头会渡口作为浙江省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第一批基层试点,着力打造示范渡、节能渡、生态渡。在渡口设置充电桩、光伏板、太阳能LED灯等新能源装置。种植水杉、中山杉等消落带碳汇植物。投用全省首艘纯电6车客渡船,用电力代替燃油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为周边群众带来优质乘船体验。绿色低碳建设成果获浙江日报、中国蓝新闻等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赢得群众热烈反响。

“金色渡”:铺就共富通途

依托“渡口+旅游”模式,挖掘并培育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特色物产等产业,开辟致富增收新路径。云和县龙门码头经改造后,告别陈旧设施和单一功能,蝶变升级为安全高效、景观怡人的现代化渡口,化身为仙宫湖畔亮丽的“渔村会客厅”,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览,带动当地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在松阳县谢村乡,渡口是连接5000余亩茶园与市场的“致富纽带”。渡口改造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走得了”的基本需求,更提供了“走得好”的舒适体验,为当地特色茶叶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注入新活力。

“青色渡”:饱含历史底蕴

瓯江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沿线留下了大量历史遗存。在龙泉曾家连、蛤湖、道太、丁山及青田石门洞等地,通过“五彩渡口”创建,巧妙融入青瓷文化、人文景观等元素,让古渡焕发新生,成为瓯江文脉的传承者,有力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紫色渡”:解锁民族风情

景宁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畲族文化和畲乡风情。通过在景宁千峡湖沿线开展绿色低碳美丽渡口工程,对金头会、桃园、桂根等渡口进行低碳改造,在践行绿色理念的同时,充分融合畲乡文化特色,让一处处美丽渡口串联起畲族的历史、民俗与生活,成为展示原生态畲乡风情的靓丽窗口。(丽水交通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