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奋力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山区样板
近年来,丽水市将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山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破解山区物流“末梢堵塞”,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通过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农村快递物流配送费用平均减少40%,时间缩短50%以上。成功获评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省级客货邮五星级样板县与典型发展案例,省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并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一、坚持市域“一盘棋”,构建多元融合体系
一是市县一体强统筹。锚定“城乡公交+物流配送+数字化转型”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创新方向,出台《丽水市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清单与创建标准,完善客货邮一体化模式;建立县(市、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推进机制,“一县一策”具体实施,形成上下贯通、全域推进的格局。
二是部门联动共协同。创新建立“客货邮融合”党建联建机制,以党建纽带凝聚发展共识,赋能服务提质增效;健全完善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高频会商、融合推进;与相关企业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整合城乡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核心资源与网络,积极探索实践“邮快合作”“交快合作”“流动共富”等多元合作模式,盘活存量资源、拓展服务边界。
三是资金保障促长效。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力量,积极指导推动各县(市、区)落实专项扶持政策与资金保障;研究建立运营补助机制,激发末端网点活力,保障服务可持续性,实现县域物流体系建设逐步提升。
二、坚持全域“一张网”,打造资源共享格局
一是县乡村“布点”,构建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通过“市场引入、功能入驻、政企共建”三大路径,融合“客运中转+快递分拨+农产品展销+智慧仓储”四维功能,盘活客运站、党群服务中心、便民超市、村邮站等,升级为“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综合服务站点,实现交通服务、快递收寄、农文旅产品展销等“一站式”多元服务。截至目前,丽水市已累计建成县级物流共配中心7个、乡镇服务站40个、村级点819个。
二是全覆盖“串线”,构建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网。推动城市、城乡公交及农村班线有机衔接,形成“一县一网”;统筹邮车、货车运力,开通56条客货邮融合线路、5条无人机配送线路,以“天地联合”的“立体式空中邮路”方式,有效解决各种特殊场景下的末端配送难题。目前,丽水市已基本实现快递物流服务100%进行政村,乡镇快递实现“一日达”。今年以来,客车带货超55万件。
三是数字化“扩面”,构建掌上实时的动态信息网。积极探索“客货邮”数字化场景应用,推动公交运行、快递分拣等平台互联互通,推广“智能调度+全程追溯+线路优化”闭环管理,实现快递统一分拣、配送、收寄及运输全流程追踪;并通过全量信息归集与智能线路优化,驱动县乡村三级物流信息化升级,赋能客货邮运行提质增效。
三、坚持服务“一条龙”,激活产业富民动能
一是为特色产业“领路”,放大辐射带动效应。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产业需求牵引服务升级,通过整合加工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物流需求,优化运输线路,开通定制化客货邮专线,实现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快速流通,形成“特色产业+物流运输”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山区特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为产销联动“铺路”,增强跨山共富实效。优选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作为核心载体,建立一体化产销模式,畅通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推进“消费品进得去、农产品运得出”双向畅通。丽水市以客货邮融合发展为引擎,今年已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1447.3万元,同比增长11.3%。
三是为新兴业态“拓路”,扩宽富民增收渠道。依托日益完善的客货邮融合网络与基础设施,积极孵化培育末端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村级服务点拓展商品代购、社区团购、金融服务、医药配送等功能,并通过延长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新增“采购团长”等岗位251个,带动就近基层群众增加就业、增长收入。
下一步,丽水市将进一步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山区立体化物流网络,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应用,努力打造加快山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山区破解农村物流梗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丽水样板”。(丽水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