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口危货安全监管应用平台验收通过 港口安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近日,宁波市首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改造项目之一——“港口危货安全监管应用平台”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市港口安全监管工作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宁波交通港航部门已利用该平台开展线上巡查,目前已成功排查出2300余条隐患信息,企业整改率达100%,处置时效均在36小时内;累计移交涉嫌违法行为线索6条、实施行政处罚2件、采取约谈教育4件。
宁波舟山港作为国际重要港口,危货作业种类繁多,作业量巨大,安全监管难度大。为解决这些难题,宁波交通港航部门自2021年起,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联合交通、应急、海事、市场监管等9个部门,整合13个数字资源系统共计5779个数据项,对外共享数据552项,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成功打造出“港口危货安全智控在线平台”,并构建了“港口安全码”多跨集成体系,实现了动态分析管控和辅助监管。
平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860余项赋码规则,建立了红、黄、绿三色码管控机制,涵盖企业许可、信用、黑名单等众多信息,全方位构建参与主体的安全“画像”。平台一旦监测到企业或个人存在不安全行为或状态,“安全码”会即时变色。此外,该平台还运用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智慧化监管,能够主动识别并预警违规行为。
平台还实现了线上监管,宁波交通港航部门通过“日巡查、周通报”机制,常态化抽查企业资质、现场作业视频等,对问题进行通报并扣分。自2024年以来,宁波交通港航部门依托“港口安全码”检查企业420余次,排查“红码”、“黄码”事项140条,企业均已整改完毕。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平台注册用户的上线率、红黄码整改率均为100%。宁波交通港航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港口安全码”已成为港口危货安全监管的有力抓手,有效提升了港口安全治理能力,展现了港航数字化改革的初步成效。目前,这一创新模式正在浙江全省港口推广,在全国港口也具有显著推广价值。(宁波市交通运输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