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发布日期:2024-11-11 信息来源:旅游导报
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全国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揭晓了全国24个“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其中湖州交通集团下属湖州市绕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提交的《“高质量绿色生态”高速公路建造——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从15省(自治区)116个申报案例中顺利突围,成功入选,系湖州市唯一入选案例。
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全长14.033公里,是浙江省实施高水平交通强省战略的“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之一,是《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九纵九横五环五通道多连”高速公路网布局中的“一连”,也是构建绕城高速的重要闭环项目。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设枢纽互通3处,分别为南太湖枢纽、湖州北枢纽和西塞山枢纽。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概算为55.73亿元,建设工期48个月,计划于2027年建成通车。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该项目作为全省首条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审批的在水产种质资源区内施工的高速公路,自开建以来,我们致力于打造‘零’废、‘零’排、近‘零’碳‘绿色生态高速公路’。”湖州交通集团绕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眼下,在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观音山隧道施工现场,全新混凝土新能源运输车、新能源装载车随处可见。另外,防尘景观生态化设计理念被巧妙地融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在项目TJ03标湖州北枢纽施工现场,绿化区域经过微地形整治,利用地形的起伏变化,种植着小球树、桂花树等绿植。“我们正在打造绿色‘园林式’工地,不仅为一线工人们提供了舒适工作环境,同时,绿色植被也有助于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地表水的保持,避免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问题发生。”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像这样的“园区化”临建场区有12个,到今年年底,项目全线新增绿化植被将达到13500平方米。
在“设备+技术”的绿色施工环节,泥浆压滤机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巧妙地解决施工现场常见的泥浆处理问题。该设备集泥浆输送、压滤、脱水分离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通过施加压力和添加固化剂,将原本粘稠的泥浆分离成固态的泥饼和清澈的清水。泥饼,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绿化土源,实现“零”废渣、“零”弃综合利用。“分离出的清水则被收集起来,汇入沉淀池中,可以再次循环利用,避免了施工过程水污染和外运环保风险,实现废水零排及水资源有效节约。”TJ03标项目负责人说。
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践行“双碳”战略,建设“绿色高速”,是湖州交通集团打造“生态治理+低空”新场景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项目工程技术部通过无人机巡视,实现了对工地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立体巡控。此外,在扬尘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一项创新联动系统正悄然发挥着作用,即雾化智慧喷淋设施与扬尘监控检测仪器相连,构成了一道防尘防线。在项目全线14公里各个施工点上,扬尘检测仪实时捕捉着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PM2.5和PM10的数值,一旦数值超预设安全范围,检测仪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启动喷淋。如今,该项目已建成“互联、共享、协同”数智管控平台,实现了全线施工全过程可视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