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自2023年7月开港以来,下沙港运行顺利。截至2023年底完成吞吐量3.51万TEU(TEU是以长度为20英尺的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在此助力下,杭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完成16.77万TEU,同比增长44.2%。除下沙港外,东洲港、十里埠港都表现亮眼,分别完成吞吐量12.44万TEU、0.82万TEU。
“港闸联动”“海河联运” 开拓港口发展新思路
今年以来,市公路港航中心推出“港闸联动”“海河联运”模式,开拓港口发展新思路。
其中,“港闸联动”能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利、更节约的全程物流服务。东洲港充分利用八堡船闸枢纽优势,联合船闸管理公司成立“过闸保障联合工作小组”,协调船东配合船闸调度,全力护航“东洲-乍浦-宁波”精品航线,保障船舶安全高效过闸,时间缩短约两个小时。
下沙港的“下沙-乍浦-宁波”集装箱“海河联运”模式,相比公路运输,企业可降低约20%的物流成本。经测算,每通过下沙港向宁波港运输一个货柜,可减少二氧化碳约298kg,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运输模式。
引导“陆改水” 拓展业务渠道
2023年,东洲港走访企业89家、货代公司47家、内贸船公司3家......东洲港充分发挥海关驻点过关快、北靠大华京东物流园等优势,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开拓集装箱货源,增加业务流量。
位于建德市杨村桥镇新安江北岸的十里埠港,充分发挥地处富春江、兰江、新安江“三江”汇集的交通枢纽优势,积极转变经营策略,对接内外贸企业、货代、船公司等近百家。十里埠港利用水运成本小、运量大等优势,吸引石英砂、碳酸钙等更多货种“陆改水”,实现建德外贸水运出重箱2387TEU,同比增长58%。
聚焦“散改集” 调整经营策略
市公路港航中心通过了解行业动态,指导十里埠港就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形势、终端客户需求等方面开展市场调研,对散杂货市场经营进行“散改集”的策略调整。集装箱运输能减少矿粉类货物的扬尘,树立绿色环保理念,降低货物运输损失。例如,2023年6月煤炭散改集恢复试行,新增加散改集客户;重点业务熟料散改集在水泥市场下行的背景下箱量创新高,同比增长125%。
强化“优服务” 提高作业效率
优质服务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为深入贯彻“服务就是揽货”的理念,东洲港积极推进集装箱服务体系2.0版本,助推业务服务提升,加快清关速度;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单机作业效率达30MOVE/H以上(吊装效率),当班箱准班出运率100%,集装箱30分钟进提箱率100%,单月集装箱最高吞吐量达12133标箱。
新年伊始,随着富阳江口码头正式投入使用,吹响了新一轮码头工程建设的号角。下一步,杭州交通将持续深化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努力将下沙港、东洲港、十里埠港打造为杭州市内河码头的示范标杆,助力杭州融入浙北海河联运体系。(杭州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