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信息公开资源库/col/col1229244890/index.html动态新闻/col/col1229304974/index.html交通时讯/col/col1229304975/index.html

“苏锡常湖”联动环太湖交通综合执法一体化启动

2023-08-10 00:00    信息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大 中 小 ]   访问次数:


“苏锡常湖”联动,环太湖交通综合执法一体化启动.jpg

8月8日,“苏锡常湖”四市交通运输部门在湖州正式启动环太湖交通综合执法一体化,从环太湖水上的联动封航、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扩展到路上的超限治理、大件运输、“两客一危”等交通运输全领域,率先开展长三角交通运输跨区执法协作试点示范,构建环湖“四地协同、一体监管”联动共商共享共治共优共建新格局。

当天,“苏锡常湖”四市交通运输部门开展环太湖流域全域船舶污染防治“蓝盾”行动,7艘交通执法艇编队整装出发,在湖州、无锡、苏州、常州太湖水域,交通执法人员上船重点检查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上岸排放,现场执法记录仪画面实时传输到指挥艇上,形成环太湖跨区域执法合力,守护碧水蓝天的“美丽太湖”。

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湖州环绕太湖沿岸,水上路上交通网相连相通,经济发达。太湖航线是湖州连接苏南、长江干线重要水运通道之一,来往船舶繁忙。太湖因其特殊水域和气象环境,雷暴天频繁,短时风力大,历来是水上事故多发区。2005年以来,湖州与苏州、无锡联合建立《太湖湖区船舶防污染及通航安全联合管理机制》,推动太湖水上防污染一体化、事故联合调查、执法勤务联动等多项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环湖水上执法监管“一盘棋”。

2005年以来,太湖水域累计封航1066次、26731小时,其中湖州太湖水上中队救助船舶804艘次、船员1796人次,南太湖水域连续19年实现水上交通事故“零死亡”。开展环太湖水上联合执法重拳整治运泥船,2022年通过浙苏两地交通运输部门环太湖联动执法协查工作机制,湖州成功破获一工程项目泥浆偷排重大案件。

这盘棋从水上扩展延伸至路上。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围绕环太湖综合执法联动的需求,“苏锡常湖”四地交通运输部门启动环太湖交通综合执法一体化,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共商、共享、共治、共优、共建协作体系,服务和保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苏锡常湖”四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轮值、例会、研讨“共商”机制,通报重大执法行动及阶段性协作进展情况,协调重大事项,专题研究“两客一危”监管、超限超载治理、水上应急处突、船舶污染防治等执法领域,开展“两客一危”“大件运输”“休闲船艇”等具有重大输入风险、重大共通问题协作研究,交流执法经验,推动和促成解决交通综合执法中的实际问题。

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数据共享,构建形成四市数据共享系统框架,推动区域执法监管数据对接,实现行业信息互查、数据共享。推进区域内交通运输电子证照互通互认,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完善违法线索抄告、案件移送等制度,强化区域数字化协同指挥能力。建立四地交通综合执法专家库和专家调用机制,对出现重大疑难案件或事故时,按照程序调用专家参与案情讨论、听证和事故调查、分析。

推进执法、溯源、办案“三联动”,构建“定期+定向+定时”三定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联合路查、联合巡航等执法协同行动,定向开展全区域联动联勤专项整治,协作开展联合执法管控;研究边界区域超限超载运输、成品油运输、“两客一危”、固体废物转运等领域的源头管控,推进“一超四罚”、船舶燃油检测等领域联动溯源;探索构建交通运输违法“证据互认、线上移送、协查办理”三大“绿通”办案机制。

为创优执法标准、助优营商环境,制定相对统一的高频同类案件裁量基准、案件证据构成要件等内容,固化成果,争取省层面试点;联合制定交通运输轻微免罚清单和减轻处罚清单;探索重点领域跨区域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开展信用修复异地办理,依法依规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创新开展“党建联建”活动,组织交通综合执法业务技能竞赛,推动交通执法人员区域内异地交流锻炼,提升交通综合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湖州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