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信息公开资源库/col/col1229244890/index.html动态新闻/col/col1229304974/index.html交通时讯/col/col1229304975/index.html

杭州下沙港开港试运行

2023-07-24 00:00    信息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大 中 小 ]   访问次数:


杭州下沙港开港试运行.jpg

7月20日,一艘满载集装箱的“浙港内河001”船在鸣笛声中缓缓离泊下沙港,下一站,它将驶向嘉兴乍浦港。标志着杭州港钱塘港区下沙综合作业区开港试运行。

下沙港作为杭州首个千吨级内河港口,同时也是杭州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作业区之一,项目占地373亩,岸线长773米,共设9个1000吨级泊位以及仓储、海关查验区等配套设施,年设计吞吐量300万吨。项目自2021年12月开工,一期工程于2023年6月建成。

杭州首个千吨级内河港口

如果说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以下简称“二通道”)的开通,让杭州作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水上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愈发凸显,那么作为“二通道”上首个综合作业区、杭州首个千吨级内河港口的下沙港便是实现千吨货轮通江达海、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此之前,杭州地区船闸通航能力和钱塘江的水文条件等因素制约了内河水运的发展。目前随着运河新航道的开辟升级、八堡船闸的建成和下沙港开港,杭州彻底打破了水运瓶颈,通航能力从原先的850万吨提升至8400万吨。货物不用过钱塘江闸,从杭州到乍浦港的时间从原先的一天以上缩短至18小时,千吨级货物可由杭州直达江苏、山东等地区。

下沙港项目结合“二通道”,不仅能承接从老运河转移过来的货运功能,还能优化内河港口布局、推动临港产业集聚、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建设,为杭州经济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海河联运统盘布局的重要支撑点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8+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明确“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引导开展集装箱海河联运、海铁联运”等政策措施,并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下沙港作为构建海河联运体系重要的内河中转枢纽港,辐射范围涵盖了钱塘区、临平区、萧山区、上城区、滨江区,区域位置优越。下沙港在省海港业务资源体系优势大力支持下,将以航线精品化为抓手,与东洲港、十里埠港辐射的富阳区、余杭区、萧山区、建德市、桐庐县等形成整体布局,做好全程物流保障服务,满足多元需求。

节能降碳的运输新生态

经测算,从下沙港至宁波港,每10万标箱可减少二氧化碳约1.5万吨,是杭州着力打造低碳高效、绿色发展城市的又一重要表现。水运成本低、运量大、绿色安全这些自带优势是杭州复兴内河水运经济初心的保障,下沙港的开港坚定了这份决心。

据此推算,在下沙港的带动下,如果杭州港区所有集装箱码头达到最大吞吐能力60万标箱/年,送达目的地为宁波舟山港,预计整年可减少约10万吨碳排放。 

接下来,下沙港将通过海河联运模式,优化内河港口布局、推动临港产业集聚、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方式,持续加快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水运物流领域营商环境,为杭州扎实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杭州交通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