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书写“交通+”融合发展答卷
发布日期:2023-06-26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千年古邑永嘉,因交通巨变而绽放现代化的光辉,一曲交通促共富的协奏曲弹进百姓心坎。“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永嘉创新发展,深入实践,交出了一则“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交通+”融合发展答卷。
多年来,为实现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蓝图”,永嘉持续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实施了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交通项目,引领全县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迈进。如今,永嘉已形成对外“四高三铁”,与温州市区“十一桥相连”的“外快”大交通格局,成了温州对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大开放体系的桥头堡。
服务民生通达畅行,写好交通发展“+”文章,绘就绿水青山的共富蓝图……永嘉交通一直奋进在路上,不断推动这方古老水土迈向更高的层阶。
拥江发展,同城一体
开创永嘉瓯江“辉煌时代”
当鸣笛声“呜呜”地响起,男女老少提着大包小包涌向船舱……这是许多老永嘉人心中的过江记忆。在瓯江还没有跨江大桥的年代,永嘉人过江进城必须依靠渡船。
直到1984年瓯江大桥建成通车,瓯江温州段开启桥梁时代,瓯江不再是隔绝永嘉与温州城的屏障。2000年后,东瓯大桥、瓯江五桥、金丽温高速桥、瓯越大桥、瓯江特大桥……滚滚瓯江上,一座座现代化大桥将永温连为一体。
东瓯大桥通车后,104国道瓯江南北两岸路程缩短了24公里,使得瓯北与鹿城江滨两岸紧密相连。2014年12月31日,瓯越大桥(诸永高速温州段延伸工程)通车,构筑完善了永嘉与温州市区“九桥相连”的交通格局,翻开了瓯江两岸互动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温州浦东”开发建设的新征程。随着2021年瓯江特大桥建成通车,永嘉已有11座横贯南北的跨江大桥,并全力向“十四桥隧相连”跨越,两岸同城化发展步入黄金时代。
一座座跨江大桥,拉开了永嘉城市框架,让永嘉实现“拥江发展”。东瓯大桥带动永嘉瓯北片的发展,瓯越大桥给了永嘉打造三江商务区的底气,七都大桥建成后永嘉再次提出打造“温州北外滩”,乌牛片区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如今,三江商务区与温州市区构筑形态匹配、错位发展、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一江两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开创属于永嘉的瓯江辉煌新时代。
可以说,瓯江建桥史是永嘉的半部交通发展史。一座座瓯江大桥,拉近了两岸距离,促进了两岸发展,书写着永嘉交通建设的恢弘篇章。
永嘉为山区县,历来交通不便,百姓对交通发展特别期盼。为实现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蓝图”,永嘉持续掀起“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热潮,以大干交通拉开城市框架,近十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超250亿元,成功争取杭温高铁两处设站,新增3条与温州主城区相连的过江通道,公路总里程数达2837公里、全市第一,沿江城市与山区中心镇联系更加紧密,中心城区逐渐从沿瓯江轴向两翼拓展……
如今,永嘉已形成对外“四高三铁”(四高:诸永、甬台温、金丽温、绕城高速;三铁:甬台温铁路、乐清湾货运铁路支线、杭温高铁在建),与温州市区“十一桥相连”的“外快”大交通格局,成了温州对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大开放体系的桥头堡。
当下,永嘉正抢抓杭温高铁永嘉设站、温州北跨发展的机遇,全力打造成为拥江融合发展的“新高地”。随着杭温高铁全线即将建成、府东路过江隧道开工建设,永嘉城市蝶变的潜力正加快释放,一座现代化新城将在瓯江北岸迅速崛起。
交通领航,融杭接沪
描绘共同富裕“未来蓝图”
交通变革就是民生变革。作为全省山区26县之一,永嘉已进入了“区域一体化”“重大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新阶段,交通事业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今年1月10日,永嘉年度重点交通项目集中动工,掀起新一轮交通建设热潮,为永嘉打造“温州融杭接沪的桥头堡”注入强劲动力。动工的5个交通项目总投资约48.23亿元,建成后将惠及沿线6个乡镇27万群众。
去年以来,为实现“融杭接沪,拥江发展,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支撑,永嘉开展综合交通三年大会战,共谋划推进48个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规模92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9个,新开工项目20个,前期项目9个。三年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年均完成投资约67亿元。
挂图作战,加快推进!2022年,永嘉开工绕城高速乌牛互通、温州北站互通、温州北站和楠溪江站站房4个重点交通项目,建成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永嘉段、330国道桥头至桥下段、大若至府岸农村公路、张溪至岩坦农村公路和西岙至东岸隧道工程5个项目,实现杭温高铁永嘉段、211省巽宅至桥下段主体工程贯通,乐永青高速、323省道两个项目列入了国家公路网规划,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回应群众的关切,展现大干交通成效。
眼下,杭温高铁永嘉段建设迎来新进展。4月3日,随着麻谷岭隧道贯通,标志着杭温高铁永嘉段隧道全线贯通,为2024年6月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杭温高铁将温州纳入‘省域一小时交通圈’,温州北站枢纽客流规模将显著增长,温州北站高铁新城将承担杭温高铁交通快速集散需求,成为温州北部门户和展现永嘉县乃至温州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永嘉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得益于交通带来的大发展,温北高铁新城将作为服务永嘉南部板块的生活、产业及旅游服务中心,与上塘城区、三江商务区共同组成永嘉乃至温州都市区的城市增长极、区域副中心的重要载体。
随着杭温高铁建设步入倒计时,必将进一步提升永嘉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当下,永嘉正全力推进县域“七纵七横”交通骨干网络建设,全力构建中心镇与县城半小时“交通圈”。同时,积极推进杭温高铁温州北站、楠溪江站“两大枢纽”快速集散体系建设。
“四好”引路,全域旅游
结出交旅融合发展硕果
人至永嘉,不能不看楠溪江。楠溪江作为永嘉最水润响亮的旅游名片,近年来在交通的有效加持下更加大放异彩。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永嘉紧扣“交通+”发展思路,推进全域旅游,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
近年来,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全域通达、全域提升、全域惠民,近三年累计投入38.1亿元,全县路域环境显著提升,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95%,建制村通双车道达70%以上。这些年,永嘉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健全“三级路长制”、推广使用农路宝app,统筹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永嘉模式”。
“永嘉旅游资源丰富,但景点分散,这是楠溪江景区过去发展的难点。”永嘉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好农村路”建设使山区、中心镇、旅游各景点间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景点串点成线、美丽成片,带动农业观光、民宿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落地开花,盘活许多乡镇旅游区块,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仅如此,永嘉还将全域旅游、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山水诗路”品牌。如深挖革命老区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结合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建设,将岩表线打造成“红色旅游公路”,助力岩头红军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目前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和岩表线红色公路已成为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自雁楠公路一路向北,三百里楠溪江胜景尽收眼底。围绕打造路景相融、生态相伴的美丽“风景线”,永嘉在建设“四好农村路”过程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充分融入楠溪江旅游文化,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路、公路服务站、美丽渡口、生态停车场,催生了一批旅游黄金线和瓯窑小镇文化游、岩头丽水街、源头村等大批乡村旅游热点,沿线涌现出岭上人家等一批产业村、旅游村、艺术文化村,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
目前,永嘉已拥有星级农家乐172家、特色民宿350多家,成功打造了“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2022年,永嘉接待海内外游客1955.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4.88亿元。在“四好农村路”的穿针引线下,在交旅融合发展中,永嘉山区一个个村庄、乡镇被改写了发展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