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下仁公路成为文化振兴路
发布日期:2023-06-19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防风祠、防风广场、防风神街……连日来,充满历史文化色彩的德清下仁公路下渚湖街道二都村二都小镇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防风古国的传说,历来都是二都小镇的灵魂。相传尧舜禹时,防风氏因迟到被大禹误杀,事后查明,防风氏在赴会途中因参加抗洪抢险才迟到。不久,大禹为他平反昭雪,还敕封防风为“灵德王”,并令建防风祠供奉防风神像。
古往今来,防风传说已演绎为防风文化世代传承下来。下仁公路作为通往下渚湖街道的主要通道,全长16余公里,成为了“防风文化”的“宣传员”。近9公里长的防风湿地观光带,有9个节点,展示了不同的防风文化。比如杨家山的节点,摩崖石刻“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防风祠节点连同路边的二都村被打造成了防风小镇,其北面是近2000平方米的防风广场,广场边有一个大祭台,许多游客喜欢在这里合影留念。
“以前防风治水的故事听过,今天带小朋友来现场感受下别样的民俗。”来自德清武康的刘女士感慨地说,从进入下仁公路到小镇,每一处文化展示都让她印象深刻。
近年来,德清交通部门围绕“三化一平”“两路两侧”环境整治,相继对下仁公路进行白改黑和大中修,并充分与沿线防风文化、湿地水乡、烘豆茶、瓷文化等元素交织融合。以二都小镇为中心,清风沿河、古韵杨坟、防风古国、乡村振兴馆、农渔文化阵地等各文化节点犹如明珠般串联在这条路上,构建出“一镇串五珠”的文旅新格局,让下仁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振兴路。
目前,开元森泊、升华度假村、天际森谷山野度假区等项目落户下渚湖,下仁公路周边聚集了民宿、休闲咖啡吧和夜市等多种业态,吸引了大量的生态研学团队和观光游客。
即使不是周末,步行、骑行或是自驾游客也不少,停车场内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这样的火爆场景是二都村村民周菊琴始料未及的。“以前周末只有三四桌客人,现在至少十几桌,甚至能到三十桌。”周菊琴眉开眼笑地说,“要感谢门口这条下仁公路,让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