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乡村经济

发布日期:2023-05-04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道路通,百业兴。


2018年以来,临平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实施“四好农村路”393.19公里,形成连通度高、畅达性好的生态富民农村交通带。


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共富新路径,一个个乡村富美的故事在临平遍地开花。


2023年,临平交通将围绕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总目标,全面落实全省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体系具体要求,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当好开路先锋。


坑洼路旧貌换新颜


为文创园发展编织交通纽带


延绵数千里,流淌千百年,大运河纵贯南北,是宝贵的遗产、流动的文化,也是新时期孕育无限可能的宝地。


如今,在运河街道京杭运河畔,一个由浙江麻纺厂分厂蝶变而来的文创园——大运河1986文创园依托大运河现有的生态、旅游及产业空间资源,充分融合创意元素为老厂房注入新活力,让老建筑讲出新故事。


水塔改建而成的“东塔咖啡”,中国榫卯技艺体验空间,“草莓君”主题农场……去年11月开园以来,一家又一家文创企业入驻,碰撞出艺术与工业的灿烂火花,为运河街道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来废弃的厂房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一跃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创园区,比如大运河丝绸研究院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是大学生实践基地。”文创园招商负责人朱世豪介绍,“东塔咖啡、草莓君等都是园区‘网红’,结合旁边运河的自然环境,每天晚上、周末都会吸引许多年轻人来打卡。”


园区欣欣向荣,游客纷至沓来,都离不开良好的交通条件作为支撑。


2018年以前,文创园旁的干道东明路还是一条破败不堪的老路,路面坑洼不平,遇到大风天,路面的沙尘会被风卷起,吹向道路两旁。2018年以来,运河街道抓住契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为未来乡村共富共美赋能。东明路也在这一期间迎来了“升级”。


“这条路路面宽度7米,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重新铺设了柏油路面,并且进行了线型优化,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临平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公路科科长冯毅丰介绍。


“以前这里的环境比较一般,但是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以及周边整体环境的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五杭段旧貌换新颜。”朱世豪说,东明路一侧是运河绿道,游客们可以在绿道上漫步,也可以沿着平坦宽敞、景色秀丽的东明路开往运河街道其他景点。


东明路是临平区建设“四好农村路”,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共富新通途的一个缩影。2018年至今,临平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两轮“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完成“四好农村路”393.19公里,完成投资13.46亿元,形成连通度高、畅达性好的生态富民农村交通带。


条条道路织密成网


为美丽乡村搭建美丽骨架


同在运河街道,有个村庄因红烧羊肉而出名,这就是杭南村。日前,杭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全市第二批共富村、共富带、共富联合体名单,杭南村榜上有名。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跑出美丽乡村“蝶变之路”,这是杭南村迈向共同富裕的一大路径。


2017年,该村完成九组渡船头美丽精品区块打造,有了首个“网红”景点;凉亭、游步道、口袋公园等设施自2019年起逐年增设,村子在远近小有名气;2021年,杭南乡村记忆馆建成,承载着专属杭南村的记忆和乡愁……


“‘四好农村路’在整个村域范围内已经成网,对于美丽乡村扩面以及农文旅发展公司的引进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交通便利之后才会有人愿意来村里。”杭南村村委副主任胡超成介绍,今年正月初五,农文旅发展公司负责运营的亲子主题休闲农场“欢嘻星球”试营业,“他们就是看中了杭南村的位置,从荷禹路进村,通过‘四好农村路’杭南路,一路直达农场门口。”


这片汇聚了网红咖啡、田间“鹭营”、围炉煮茶等新型业态的农场由杭南村60亩甲鱼塘原拆原建而成,开放营业不久,就吸引了杭州及周边许多城市游客前来“探营”。


“我们这里‘假日集市’特点比较明显,尤其开春以后,周末人流量都比较大,而且因为环境优美,场地也比较开阔,很多品牌尤其是一些知名服装品牌都会选择来这里直播。”“欢嘻星球”农场主理人刘斌介绍,农场还与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共创”,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器材,学生们则用时尚创意助力乡村发展。


刘斌坦言,当初选址杭南村就是看中了交通的便利:“这里远离闹市区,处在乡村比较僻静的位置,又通过‘四好农村路’跟交通要道荷禹路相接,进出都很方便。”


近年来,临平交通部门持续提升统筹谋划水平,抓好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融合发展新路径,辐射带动乡村振兴——通过公众广泛参与,推动三级“路长制”全面发挥实效;应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管养精细化、智慧化水平;着力聚焦乡村交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将沿线山水景区、美丽乡村、运河文化等要素串珠成链,为全域旅游搭建“美丽骨架”。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为年轻人创业串起诗和远方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上,交通是不可或缺的支点。


自2018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来,塘栖镇共打造“四好农村路”115条、共131.23公里,惠及全镇18个村。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直通村社,一个个乡村富美的故事在塘栖遍地开花。


随着春日渐暖,塘栖镇一个名为“去漾边”的露营地成了“热搜”,周末一“票”难求。该露营地紧邻北塔漾绿道,面朝北塔漾宽阔的湖面,约上三五知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微风拂面,颇为惬意。


“去漾边”,这个口语化的名字创意出自3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北塔漾边的莫家桥村、三星村。


“我们看到有人在这里办草坪婚礼,边上环境不错,大家平时也在绿道散步,以前也跟朋友去外面的露营基地玩过,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露营地合伙人陈哲聪介绍,露营地刚营业几个月,已经吸引了临平、杭州乃至周边城市的许多客人,“咖啡、烧烤、钓鱼……配套比较齐全,周末亲子客人很多,如果天气好,平时也有不少公司来团建,未来我们还想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发水上运动,结合塘栖镇的特色,推出枇杷采摘+露营套票。”


在莫家桥村党委书记沈伟敏看来,“去漾边”的火爆乃至全村的发展,都与交通息息相关。


“以前道路比较差,老百姓造房子、办婚礼、去医院都不方便。2018年开始,我们村陆续建了10条‘四好农村路’,往每个自然村的道路都打通了,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沈伟敏说。


不仅如此,道路的蝶变更为莫家桥村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以“去漾边”为例,“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周边环境的提升实现同步,周边还新建了停车场,方便停车、导航定位,为自驾游客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临平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平交通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围绕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总目标,全面落实全省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体系的具体要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主办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网站标识码: 3300000026 浙ICP备05073415号-1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962号

浙江交通公众号

浙江公路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