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信息公开资源库/col/col1229244890/index.html动态新闻/col/col1229304974/index.html交通时讯/col/col1229304975/index.html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04-03 00:00    信息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大 中 小 ]   访问次数: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ng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评审结果,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办,被称为考古“奥斯卡”。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作为今年浙江唯一入选项目,其港口、码头、船只,证据链完整。专家认为,这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是海丝申遗工程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

温州是一个因港而生、因港而兴的城市,早在战国时期,就是全国九大港口之一。其朔门古港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段,温州古城朔门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与世界古航标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包含了不同时期港口码头设施的结构及其变迁,即宋元、明清和近代开埠以来,甚至还有更早的晚唐时期遗存。三个时期在年代上前后连贯,展现了一脉相承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且可以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从而确证温州港是千年以来连续使用的国内外著名商贸古港口,目前在国内极为少见。

通过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掘,可以重新认识温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定位。该遗址综合揭露了与港口相关的各类遗迹,包含了不同时期港口码头设施的结构及其变迁,年代从宋元时期延续至明清,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相一致,真实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商贸活动。同时,温州古港遗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年代最清晰的港口遗址,它增加了一个原来鲜为人知的宋元到明清时期海上交流的重要港口,表明温州也是海丝的重要港口之一,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关键的指向意义。而且主要是出口龙泉青瓷的港口遗址,填补了宋代和元代两个时期港口遗址的空白。

目前,该遗址主要发掘的遗迹有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存、8座码头、1条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成片房址、水井等,并出土沉船2艘、数以10吨计的宋元瓷片以及漆木器、琉璃、砖雕等大量遗物,各类遗存年代跨度从北宋延续至民国,尤以宋元为主。

其中遗址出土有两艘沉船,除印证温州“港通天下”的文献记载外,也见证浙闽沿海一带先进的造船技术。考古专家表示,船体由龙骨、龙骨翼板、隔舱(七个)等组成;壳板有二层和三层板结构,作鱼鳞状搭接,并楔有铁钉。沉船的龙骨、鱼鳞状搭接、隔舱(水密舱)等造型设计,为航海速度和安全提供了保障,足见造船工艺。

诸如此类,随着遗迹发掘的深入,发现了异常丰富的与港口相关的各类遗存,包括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遗迹遗物,如此丰富的港口类考古遗存为目前国内所仅见。也为下一步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强大支撑。

千帆往来,海丝悠悠。“奖杯”不是终极目标。文物遗产出圈之后更要“红”下去。要在保护中传承,把文物合理用起来,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次考古,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考古之后还有很多文章待续。目前,温州(朔门)古港码头遗址公园设计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下步将继续做好遗址保护、挖掘。(浙江港航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