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宁波将全面实施“1115”工程
发布日期:2023-04-17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未来五年,宁波舟山港将达到怎样的规模?宁波的机场和高铁旅客量会达到多少?又有哪些重大交通项目会和市民见面,公交轨道出行是否会更为便捷?日前,宁波发布《全面实施“1115”工程锻造提升硬核力量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宁波将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全面提升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
未来五年,宁波将全力实施“1115”工程,即实施10个重大专项,推进10项标志性工程,打造100个重大项目,完成超过5000亿元综合交通投资,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推动干线铁路网内畅外联,航空运输网全球覆盖,现代公路网功能相适,轨道交通网多式融合,港口航运网通江达海;90%以上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市域高架),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基本形成。
五年后,宁波综合交通发展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包括:宁波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港口硬核力量显著提升,空铁一体西枢纽基本建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节点进一步凸显,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和战略资源储运配置中心加快确立;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确立,“123”交通圈加快形成。
其中,“123”交通圈即到2027年,将形成宁波都市圈内部以及宁波至上海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全国主要城市群3小时交通圈。
“123”交通圈的硬核支撑则是建成通苏嘉甬铁路,深度接轨上海都市圈,加密跨杭州湾北上通道;建成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加密宁波至绍兴市域(郊)列车,谋划杭甬高速二次扩容及杭甬城际;建成金甬铁路、甬舟铁路,启动建设甬舟高速复线、甬金衢上高速、甬金高速扩容;谋划甬金高铁,构建宁波—金华—武汉铁路大通道;谋划奉化至嵊州新昌、余慈至上虞城际铁路。
对内交通方面,五年后,宁波将建成环城南路—富春江路快速路、鄞州大道—福庆路快速路、九龙大道、世纪大道南延等,实现与干线公路的“高快相联”;谋划轨道交通三期调整,开展四期建设规划编制,建成投用轨道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一期、1号线西延、4号线延伸等;加快建设宁波至慈溪、宁波至余慈二期等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建设高铁慈溪站,实现北翼组团至主城区45分钟可达;加快推进宁波至象山(梅山)市域(郊)铁路、G228沿海通道等项目,宁象片区全面融入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
根据规划,到2027年,宁波城市快速路规模超过200公里,轨道运营里程达到428公里〔包括市域(郊)铁路〕。实施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提升1000公里,力争“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全覆盖,全面实现全市域1小时交通圈。
在港口、航空、物流方面,宁波五年内的重要目标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3.4亿吨,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0万标箱,力争全球第二;国际航线数量保持在260条以上;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进入全球前八,并新增杭州湾港区作为宁波舟山港第20个港区;实现宁波至长三角主要城市快递次日达;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300万标箱,打造国家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宁波综合交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5%,成为全国综合交通产业先行市。打造前湾新区汽车产业引领区、北仑(含梅山)汽车产业支撑区等特色基地,整车产值突破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