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交通多维升级钱塘江涌潮交通警报信息收集发布系统
钱塘江涌潮举世闻名,蔚为壮观。但对于水上交通从业者而言,如何有效降低潮水“暴击”带来的伤害是一项对他们的挑战。
一年中,钱塘江涌潮达到交通警报级别的天数约250天,占全年的2/3左右,在9月大潮汛期江水流速更是高达8公里/小时。涌潮信息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信息,是船闸安全运营调度的关键,也是交通管理部门科学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有序的有力参考。
京杭运河二通道开通在即,连接二通道与钱塘江的新建八堡船闸位于三堡船闸下游约8公里处,将是强感潮航道上的又一座枢纽船闸。为了确保这一沟通工程的顺利运行,发挥强大的运输功能,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钱江港航执法大队未雨绸缪,对钱塘江涌潮交通警报信息的收集和发布进行了升级。
一、合理规划点位布局 新增盐官涌潮信息采集点
原先的钱塘江涌潮交通警报信息发布,主要采集仓前、六堡、海月桥三个点位的涌潮数据。但八堡船闸开通后,作为第一站的仓前报潮点距离船闸仅有半小时的提前量(潮水时差),预警提前量不足。经多次细致现场调研和比选,新增盐官为最下游涌潮信息采集点位,以江东大桥点位代替仓前点位,目前已形成以盐官、江东大桥、六堡、海月桥四个点位信息采集线,作为涌潮信息发布的数据支撑。
二、采集方式升级 实现涌潮信息自动采集
多年来,涌潮信息采集工作都是通过人工读取完成。为了提升涌潮信息的稳定性、精准度,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借助科技力量,在每个点位安装涌潮自动采集设备,实现涌潮信息采集自动化。同时,配备监控设备,辅以人工读取,以核准仪器采集的数据,起到数据采集“双保险”。
三、开发“掌上水文APP”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为了更好地为船舶安全航行服务,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和科研部门、相关企业协作,实现VHF、GPS自动播报,开发“掌上水文APP”,并将数据同步分享到“浙闸通APP”“船佳宝APP”,增设了查询模块。涉水从业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查看任意天数的涌潮信息,以做开航前的预判,提高船舶航行的顺利度和安全性。涌潮交通警报信息收集发布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内部测试,自今年2月1日起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开放测试,钱江港航执法大队积极收集软件查询问题与建议用于进一步优化。
同时,钱江港航执法大队提前制定测报故障的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演练,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处置流程,确保一旦发生设备故障能及时得到处理。(杭州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