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交通要闻/col/col1676377/index.html

强港使命 硬核担当 | 交通局长谈感悟②

2023-03-23 14:21    信息来源: 省交通运输厅融媒体中心 杭州交通 湖州交通 绍兴交通 衢州交通 丽水交通 义乌交通   字号:[ 大 中 小 ]   访问次数:


编者按

本期“强港使命 硬核担当”访谈活动,继续邀请了省内交通运输系统一把手,围绕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共话使命担当新作为,携手擘画“一流强港”远景蓝图。


郑翰献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四个一流”的要求,依托杭州空港和宁波舟山港优势,全面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一体联动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谋划。按照国家对杭州交通发展的新定位,在全面完成“5433”交通大会战基础上,印发《杭州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承载能力,全面启动综合交通新一轮发展。

二是深化四港联动。加快推进钱塘江、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构建千吨级“Y”型内河主航道,建成下沙港、推进临浦港,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构建以萧山国际机场空公铁联运枢纽、萧山白鹿塘铁公水联运枢纽为核心,全市统筹平衡的多层次货运枢纽体系,深度融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推动四港联动发展。

三是深化融合发展。全面启用京杭运河二通道,全面启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开路先锋作用。


俞正  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是重大政治工程、发展工程。湖州是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湖州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打造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积极创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努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贡献湖州力量、内河作为。

一是优化“通江达海”水运网。加快构建“七干七支”千吨级航道网络,全力推进东宗线、杭湖锡线四改三航道整治等工程,到2027年,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240公里,更加高效联通宁波舟山港、长江沿线港口。年内,基本建成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工程,实现3层集装箱船通江达海。

二是育强“一港六区”大平台。强化多向辐射功能定位,坚持联动共享、错位发展,全面优化以湖州港为核心、以6个区县港区为辅助的“一港六区”布局。坚持以港促产、以产兴城,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实现港口与产业深度融合,到2027年,形成7个百亿特色临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三是发展“多式联运”新模式。发挥湖州毗邻三省区位优势、两大海港母港优势,高质量建设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立完善跨区域通关机制和长三角区域水运合作机制,探索实施“保税物流+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营管理、多式联运“一单制”等模式,到2027年,确保湖州港吞吐量达到1.65亿吨,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万标箱。


何建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流强港”战略作为全省经济牵引性战略性抓手,绍兴要充分发挥内河水运资源禀赋,积极谋划构建多式联运水运网络体系,奋力助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到2027年,力争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5万TEU,新增500吨级以上内河规模化集约化泊位20个。

一是推进航道网络提质扩能。推进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与滨海连接线工程实施建设,建成投用曹娥江上浦船闸,加快曹娥江清风船闸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横一纵”高等级智慧航道网。

二是加快海河联运枢纽建设。建成投用诸暨店口、嵊州中心作业区等公用作业区,积极推进柯桥向前作业区、杭绍临空经济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等项目,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港口枢纽。

三是推动水路运输高效顺畅。大力推动海河、公水、铁水等多式联运机制发展,用好“1+9”物流扶持政策,着力开辟新内河集装箱航线,主动对接“四港”云平台,实现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


祝升明  衢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衢州虽然不沿海,但有强烈的沿海意识。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决策部署,为衢州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力。我们将坚持大战略指引、大规划引领,大项目支撑、大体系配套,全方位、高质量融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加快连通,造船出海。大力实施衢江航道“四改三”、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衢州港区二期等航道与港口建设,全面开工建设甬金衢上高速,加快浙赣运河前期,打通水路、陆路连接大通道,拓展一流强港腹地范围,为融入宁波舟山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支撑。

升级合作,借船出海。进一步拓展与省海港集团战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深化在项目谋划、港口建设、港务管理、市场培育、营商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衢州“货”与海运“船”、宁波“仓”的融合联动,共建陆海新通道,携手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优化政策,护船出海。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配套建设,推进港航审批事项实现全网代办,落实好货物运输“公转水”节能量与企业用能预算指标挂钩政策,全力激发水运企业经营活力;加快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组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加快协调制定“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相关规则和服务标准,为联甬融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罗孝林  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丽水将紧紧围绕内河水运复兴“南畅通”这一重大使命,锚定“瓯江航运复兴”这一重大目标,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统筹推进“航道+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拓展世界一流强港腹地范围。

一是聚焦航道贯通,加快航运提质升级。畅通瓯江高等级航道,用好梯级船闸统一运行调度平台,全面打通浙西南出海大通道,实现瓯江“黄金水道”蝶变跃升。开展千吨级航道前期研究,谋划推进瓯江航道“四改三”工程,充分发挥瓯江水运效益。

二是聚焦港口建设,强化江海协同联动。重点建设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推动丽水港温溪、港头作业区联动发展,增强港口物流辐射能力;谋划提升腊口、船寮作业区,拓展集装箱运输和物流服务功能。

三是聚焦多式联运,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加强水路运输市场培育,推广江海直达运输,鼓励开辟直达运输航线,建设腊口“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持续推进“公转水”“散改集”,发挥水运成本优势,释放绿色发展潜能。


万里城  义乌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三个“一号工程”,在奋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迭代升级“138”工作体系,坚持“兴商建市”不动摇、改革开放再出发,持续增创交通优势,全力建设交通枢纽,加快打造双循环战略节点和内陆开放新高地。义乌是宁波舟山港的第六港区,“义新欧”中欧班列稳步增长,已成为全国性公、铁、空、海多式联运方式集成的重要内陆口岸,实现一般贸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国际集拼中转等多种贸易方式和业态的全覆盖。

2023年,义乌将突出内畅外联,加快铁路综合枢纽建设;突出“四港”联动,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突出功能相适,加快建成现代公路网。强力推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面掀起陆港建设高潮,勇当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主力军,全力当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的开路先锋,努力在“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中体现义乌更大担当,展现义乌更大作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