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交通高质量推进交通领域公民法治素养提升
为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暨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推进会会议精神,着力深化“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对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12月1日,中共杭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召开。
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焕国作典型交流发言,“小海狮”讲师团获颁首届“普法达人”荣誉证书。
近年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自觉,持续打造“法润交通 普法先锋”品牌,高质量推进交通领域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荣获“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称号,且连续三年获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比武第一名,为把杭州建设成为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模范实践城市贡献交通担当。
强基固本,建立健全普法工作体系
打造责任传递有力、制度机制健全、队伍专业敬业的工作体系。建强示范引领的指挥机构。组建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各司其职,全系统层层压实责任的普法工作机制;局党组及直属单位党委带头,坚持在“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学法、讲法、研法,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党内法规,引领全系统学法用法。建立全链管理的制度机制。制定《杭州市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交通领域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总体路径;根据工作实际,每年制定《杭州市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工作要点》,落实普法工作清单、责任清单;定期督查、年度述法,确保工作闭环。培育专业敬业的普法队伍。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春训、冬训及专题培训,开展宪法日系列教育及宣传;培育核心普法讲师团16人、入企服务普法员44人,全民普法员870人的交通普法队伍,打造交通执法普法铁军。
创新载体,擦亮夯实普法品牌阵地
突出“杭州味”“交通味”,充分运用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形成普法阵地建设的“交通经验”。打造普法品牌矩阵。在“法润交通 普法先锋”统领下,打造一批具有社会知名度的普法品牌,“小海狮讲师团”十载砥砺深耕,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讲座126余场,惠及中小学生2.6万余人,讲师郑鵾获交通运输部“七五”普法先进个人;“鲁金华工作室”针对行业企业、行业从业者开展宣教185次,调解各类案件678起,收到感谢锦旗18面。壮大普法宣教阵地。用好杭州交通“一间(新闻直播间)+两微(微信、微博)+三平台(视频号、抖音、快手)”新媒体阵地,微信公众号粉丝129.5万,发布普法及政策解读类推文40篇,阅读量4.1万,制作普法视频38个,点击量64.3万;在执法站所、交通场站、服务区、学校等地打造普法宣教阵地88个,其中杭汽校阵地成功被评为“浙江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实施数字普法工程。建设集指挥、执法、普法功能为一体的交通执法中心,坚持“执法+普法”工作机制,第一时间针对相对人开展普法,累计覆盖普法对象4万余人次,推动智慧普法和精准普法,特别是配套“首违免罚”机制,获得良好的预防和教育效果,得到行业内普遍好评。
狠抓落实,提升扩大普法工作质效
创新工作方法,以有限力量保障重点人群、重要部位普法全覆盖、有实效。创新普法方法。根据交通实际,坚持“普法四结合”,实现执法、检查、服务、普法有机融合。落实“主责主业结合普法”,结合除险保安、亚运护航等专项行动,以鲜活实例教育群众;“延伸职能结合普法”,依托行业协会开展企业宣贯;“志愿服务结合普法”,依托系统1800余名志愿者开展普法;“诉源治理结合普法”,针对涉法信访、投诉开展针对性普法。推进普法覆盖。持续开展“普法进八区”,即进站区、服务区、园区、院区、港区、锚泊区、社区、校区活动,确保交通领域普法全覆盖,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65场次,普法对象4300余人次,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经营者、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素养。涵养普法文化。推进“法润交通”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以案释法”微课堂比赛、交通执法辩论赛及编印《典型案例汇编》等工作,提升执法人员法制能力,普法水平。
下一步,杭州交通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持续擦亮品牌、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为推进交通领域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推进法治杭州建设继续贡献力量。(杭州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