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公交让出行更美好
发布日期:2023-10-30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有了这趟‘优学巴士’,不用像之前那样每天骑着电瓶车来回,日晒雨淋的,接送孩子上下学更方便,也更安全了。”10月23日一大早,家住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柳郡苑的刘阿姨带着孙子坐上了新开通的“优学巴士”,前往瓶窑一小。
记者了解到,这是余杭区“公交单元化治理”带来的实惠。目前,这一治理模式已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今后将在16个片区共同推进,其中余杭区有瓶窑、未来科技城两大片区。
在瓶窑片区,余杭交通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描绘出该片区的基本面貌——片区内没有地铁线路和站点;瓶窑新城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较高,但建成区范围内瓶窑一小、中法航空航天大学附近等存在局部空白;受制于路网结构和场站条件制约,华兴路、樟树路公交线路重复系数过高……
余杭交通部门组建了片区公交单元化治理工作专班,由余杭区交通运输局(治堵办)牵头,余杭公交主要实施,各街道社区配合参与,并派驻“公交小灵通”进社区、企业,收集有效建议1000余条。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余杭区治堵办提出了“公共交通客运量提升10%”“公交满意度提升10%”等治理目标,并推出一系列优化举措。“拟建设余杭区公交智慧监测平台,其中专门设立区域公共交通治理平台,通过区域OD分析、地铁接驳换乘潜客分析等功能,辅助公交片区单元化治理工作开展。”该负责人介绍。
具体公交线路上,通过优化调整2553M路、430M路,串联起交通枢纽,加强与周边地铁站点的接驳,构建多元的公交线网体系;优化调整498路、499路部分线路走向,减少通道重复线路,填补新建区域空白;构建穿梭巴士体系,结合公交进医院需求,利用医院内部停车场作公交首末站,延伸2523路至余杭三院;满足一老一小需求,新辟南北乐章至瓶窑一小的优学巴士。
“2523路、优学巴士的调整和开通,为市民前往医院、学校提供了更好的公共交通选择,有助于减轻医院、学校周边的通行压力,助力治堵。”该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瓶窑片区不同,未来科技城片区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块,是余杭区的行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内部路网较为健全,主要公交需求是地铁、医院接驳,以及部分远距离小学生的接送等。
为此,余杭在这一片区试点建设自动驾驶接驳示范线路,环线全长5000米,服务于板块内居民和企业的地铁接驳及日常出行,并推出优化对外放射线路、构建片区穿梭巴士体系、加强地铁接驳服务等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服务举措。
“之前从永福地铁站出来,到西溪绿境这段路不长不短,我一般会选择骑车去公司;现在新增了通勤公交,下雨天或者太冷、太热的时候就坐公交。”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在实施“公交单元化治理”的过程中,余杭区交通运输局(治堵办)通过创新指挥调度运营模式、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如新增公共自行车站点)等措施,持续扩大公交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