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应用场景上线

发布日期:2022-07-11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日前,公交车浙E05870D行驶在湖盐公路K1+793路段时,发现一处路面问题。公交车上高清摄像头精准捕捉并分析路面是0.013平方米的坑槽后,及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农村公路智慧管养”系统。系统经过判定和比对,第一时间将工单派发给双林公路管理所,一线养护作业人员通过登入“浙政钉”移动终端接收到该事件,立即赶往现场修复。


养护人员不在路上,却能实时知道路面情况,这得益于湖州上线的“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应用场景建设。该系统借助公交班线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利用公交车前端视频监控辅助农村公路巡查,破解农村公路管养难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公路的管养日益完善,但常规巡查效率低、动态预警响应慢等问题突出,破解这些难题是提升湖州公路管养水平的重中之重。


为此,湖州市正式上线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平台,首批共6辆安装轻量化养护智能巡检设备的公交车在南浔区浔练公路、菱新公路、湖盐公路等路段投入试点应用。这也标志着湖州全面开启机器替代人工巡检的“四好农村路”智慧管养新时代。


所谓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平台,即在城乡公交车上安装高清视频摄像头,紧密结合“公交+农村公路养护”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与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智能分析算法,根据病害的具体情况分类分级为坑洞坑槽、路面污染、护栏破损、裂缝等情况,并通过公交车辆GPS自动获取经纬度信息,转换为公路里程桩号,建立事件登记档案,对事件发现时间、地点、类型、详情等信息进行智能化分类。整合上述信息后,再通过云平台及可视化终端以工单形式精准、快速派发给一线养护人员。


一线养护作业人员则登入“浙政钉”移动终端,接收所管辖路段、业务职责范围内的事件,并根据事件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处理起止时间、处理结果等信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反馈,管理人员可在网页端对工单进行监督和管理。市、区县、养护站、第三方养护企业四级形成“派单-处理-反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以机代人”实现了路面病害精准采集、智能筛选、传输、分析的全过程巡检。截至目前累计发现并上报各类公路事件及病害256件,形成工单112件,闭环处理98件,收到良好效果。


“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应用场景建设,相比于传统的“两人一车”每日巡检和人眼检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坑槽、破损等病害从发现到处置比传统养护作业节省1-2天。同时基层养护管理人员可及时掌握路面实时动态,针对路面病害及公路事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快速处置。


该应用场景将公路病害资料、公路病害修复信息、公路日常养护信息等生成结构化数字信息,存储至湖州市政务云,并可通过城市大脑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市县两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以及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全过程、动态化、留痕化管理,日常养护工作形成了数字化档案,达到了管养路线“阳光考核”,助力清廉交通建设。


下一步,湖州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将结合湖州市乡村畅行“共富”实践,实现“公交+农村公路养护”全市扩面。


 
主办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网站标识码: 3300000026 浙ICP备05073415号-1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962号

浙江交通公众号

浙江公路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