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商货“飞”临偏远山村!
发布日期:2022-06-06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网购不再遥远,文成偏远山沟沟里的群众也能收快递了!
近日,文成客货邮在周山乡试点半年后,终于向全县铺开,实现了“快递进村”服务全覆盖。
每天早上,从文成县客运中心发出的公交,后备箱载着满满当当的快件,沿行经路线向全县78个客货邮站点分拨卸货。村民们劳作回来,或者散个步串个门的工夫,就能在村里公路边的客货邮站点取到自己的快件。尤其对于偏远山区的群众,网购从曾经的“遥不可及”,变为如今的“家常便饭”,城里的商货终于可以轻盈“飞入”文成山区百姓家。
今年2月,浙江省全力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工作专班组织完成第一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最佳实践”遴选工作,确定共计22个最佳实践,其中文成争创山区“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入选其中。
打开山村群众的“网购之窗”
最先尝到“客货邮”甜头的,是文成县周山畲族乡益群村的群众。
周山畲族乡地处文成县东南面,是文成县两个民族乡镇之一,面积14平方公里,总人口5542人,下辖6个行政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布分散,快递企业不愿在此设点,群众收快递需要跑到15公里外的峃口镇自取,群众要求“快递进村”的呼声一直很高。
2021年8月,文成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文成邮政管理局在周山乡试点“客货邮”。此后,益群村村民施明利的网购之路便开始一发不可收。
“以前偶尔才到网上买点东西,主要是取快递太费工夫,要到峃口镇去,来回30公里弯弯绕绕的山路,太折腾了!”施明利说,自从客货邮网点进驻村里之后,他感觉与时代、与山外世界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开启了时髦的网购日常,“像大米、食品和日用品,以前基本半个月到镇里集中买一次。现在方便了,能网购的也懒得出门了。这半年,每个月基本要网购上千元。每次快递到了村里,施美玲都会打电话让我过去取,太方便了。”施明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口中的施美玲,是益群村客货邮站点的负责人。这半年来,每天上午10点,702路公交车的喇叭响过,早已通过掌上公交APP实时了解位置的施美玲便拉着小推车上前,熟练地卸下车上用蓝色帆布装好的快递,搬上小推车拉回家,核对数量、挨个摆上货架后,便给收件人逐一打电话,通知前来取件。而对村里老人的快件,只要空下来,她都会热情地送上门,让老人免于跑腿。
“刚开始时快件数量少,我手拎着走两步就好了。现在数量翻了好几倍,得拿小推车推才行了。”施美玲告诉笔者,客货邮刚进驻时,每天快件不到20件,现在最多时可达80件,特别是春节期间,货架都快堆满了。“别看村里老人居多,他们虽然不会上网,但外地子女得知有了客货邮,常常给他们网购东西。”施美玲说。
如今,客货邮在文成全县实现服务全覆盖,为原本闭塞的山村生活打开了一扇网络时代的便利之窗,也为在外打拼、不常回家的游子行孝提供了一条畅达便捷的物流渠道。
目前,文成县交通运输局正联合县邮政管理局、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畅流通、兴乡村、促共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拓展各村级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点功能,打通文成农特产品出村的“最后一公里”,助推文成农产品搭上“快递+电商”快车,努力实现“快递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促共富目标。
快递从城到乡、产品从乡入城、要素双向互动、城乡高效循环,文成正在积极酝酿一片“希望的田野”。
布局精准高效的物流网络
2019年实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为文成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前铺好了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借助城乡公交全覆盖的优势,文成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文成邮政管理局着力推进山区城乡快递物流网络建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与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文成县公运中心运输科科长刘璐瑶是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一年多以来,她与同事翻山越岭,对全县229个行政村一一走访摸排,全面详细了解群众需求,根据对各村人口分部情况与客货邮运营前景的分析,优先科学落实了78个站点的选址工作。
“并非每个行政村都设置站点,考虑到有的山村人口过于稀少,我们便在几个村庄的片区集中合理设置一个站点,以实现服务全覆盖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刘璐瑶告诉笔者,客货邮网点基本设置在公交线站点边上的村委会、小卖部等,方便公交停靠后快速卸货,也方便群众收取快件。“后续我们还将根据客货邮的运营情况和群众需求,相应增减相关站点。”刘璐瑶表示。
目前,文成所有品牌快递均可免费共享这些客货邮融合站点的服务,每个村级客货邮融合站点都按快递驿站标准打造,配备有电脑、监控、宽带、货架及相关设备,快件从送上公交一直到客户取件,全程都在监控下进行,最大限度防止遗失等事件发生。
4月底,客货邮顺利实现全县78个村级网点的精准分拨配送,这要归功于文成县斥资百万元从深圳引进的一台大型全自动分拣机。
在大峃镇城东大道的快递园区里,笔者看到,大量包裹从一辆辆货车上卸下后,便进入了自动分拣机的环形输送带,每个村站点的快件可自动感应从相应格口“吐出”。经工作人员分别打包、贴好标记后,统一运往文成县公交总站,再由各路城乡公交分拨配送至78个村级客货邮网点。整个流程环节智能、精准、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快递进村”的效率。
精准高效只是其一。如何规范客货邮体系运作管理,以实现良性健康发展?对此,文成邮政管理局积极组建文成县快递业服务中心(非营利社会组织),负责“客货邮融合”系统的日常运营管理,打通了各快递公司之间的“鸿沟”。该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分片区负责制,协调和管理各村级客货邮综合服务点工作。
为了准确追踪快件位置、防止丢失并厘清责任,文成邮政管理局指导文成县快递业服务中心为每个客货邮站点负责人申请了系统工号,方便在手机软件上扫描录入快件信息。“以前收到快件,各网点负责人都是手记数量并拍照发群里,很容易出现丢件事件,责任难以厘清。”文成邮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现在快件到达客货邮各网点后,负责人登录手机系统账号,一次性扫描录入系统,客户取件后再次扫描,操作方便,流程清楚。
此外,文成邮政管理局制定了《文成县客货邮融合操作规程》,以规范县快递分拣中心、县快递业服务中心及各村级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点的运营,为客货邮确立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