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
发布日期:2022-05-05 信息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早上6点,诸暨市东和乡三坞村村民楼春凤揣着刚挖来的20斤象牙笋,坐上了从东和乡直通新农都市场的“共富公交”1号线。
“凌晨4点我就出门去挖,笋很新鲜,还没‘断气’呢。”楼春凤笑着说。平时她骑电瓶车到2.5公里外的村子卖笋,每斤可以卖4元,现在依托东和竹笋的统一品牌,直接去新农都市场卖,省去了中间商的差价,每斤可以卖到8元。
7点整,楼春凤和邻村的50多个同伴来到位于新农都市场的“东和乡共富交易区”,刚摆好摊子不久,就有顾客买走了3斤。
不一会儿,“农会极”农业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宣旨淞也向楼春凤等村民抛来了合作橄榄枝,希望村民能作为供货商入驻电商平台,承诺免费提供网络销售渠道。
据悉,“共富公交”的开通和“共富交易区”的开辟,得益于诸暨市东和乡党委与市交通运输局党委、新农都党支部建立党建联盟打造的“共富产业链”。
“我们联合全乡12个行政村成立了强村公司,再引荐强村公司与新农都市场合作,在东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农都还将提供经营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技能培训。”东和乡党委副书记徐洪鸣说,利用公交和市场资源,农户可以在批发市场直销竹笋、茶叶、大米等农产品,同时推出东和“和美”农业品牌,把更多生产端的利润留给农户、扭转村民营销劣势。
近年来,诸暨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党建联盟引领兴村共富的新范式,目前已有部门共建、村企结对、金融扶持、校地合作、人才领建、强村帮带、片区联建、经社融合、社社联动、商圈联盟等10个类型的党建共富联盟形式,助力该市2021年村均集体经济较上年增长24%。但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联盟,都离不开链接世界的“致富路”,交通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诸暨市始终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为目标,自立自强、艰苦奋斗,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高品质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尤其是“十三五”以来,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在诸暨先后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同时,当地还十分注重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畅通民生路网,连续五年将农村公路建设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截至目前,该市通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达100%,农村公路实现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的转变。
为保障乡镇的群众也能享受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近两年,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8条,新增运营公交线路45条,合理引导公交向人口密集的自然村延伸,逐年提升公交线网服务范围和通达深度,扎实推进“村村通公交”深化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2020年底,诸暨市100人以上较大自然村公交通达率达100%,提前五年完成“十四五”浙江省综合运输发展主要指标任务。
4月21日,当地“共富公交”1号线首发。该班线票价为每人6元,每天早上6点发车,10点半返程,两条线路行经东和乡主要道路,一条线路从冯蔡汽车站出发,途经友谊、姚邵畈、章梅塔等村,另一条线路从大林村出发,途经施坞闹桥、子和、王家宅、十里坪等村。村民们又一次搭上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共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