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衢江奋力推进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
衢州地区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18.1%,近年来,衢江区谋划建设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创新转型优化地区运输结构,打造枢纽经济。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项目以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作为核心枢纽,共规划建设24个泊位,分两期实施,目前一期13个泊位已正式运营,二期工程正加快推进施工建设。项目集成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未来该区域将打造成为浙西新区、空港新城。另一方面,公路150公里范围内腹地多式联运需求旺盛,预计到2025年,衢江港区多式联运量将达到1600万吨,可降低运输成本约28亿元,可节约燃油约2亿升。11月8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联合公布了《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名单》,“浙江省衢州市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入选。
一、谋在前期、抢抓机遇,谋划战略精准化
一是基于政策机遇,借力借智谋项目。抢抓国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及浙江省打造交通强省的机遇期,谋划四省边际枢纽港项目。组织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进行前期研究谋划工作,先后邀请同济中国交通研究院、省交通运输厅等业内专家授课,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枢纽经济提出思路建议,举办综合交通论坛,开展专家研讨会,为项目谋划及衢江空港新城建设建言献策。
二是搭建发展平台,政企通力谋合作。搭建发展平台,以资本为纽带,研究组建由政府牵头、多方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中心港开发建设平台,加强资源整合、项目合作和业务协同,重点吸引大港口、大船公司、大货主、大集团等多元主体参与中心港建设。与浙江海港衢州港务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衢江交投、浙江海港内河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建设、物流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参与项目运输组织衔接和运营管理。
三是成立专班研究,积极对接谋支持。确定“建设四省边际枢纽港,创造衢江发展新优势”的发展战略,积极配合市级成立项目指挥部,分管副市长亲自担任总指挥,有力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专班牵头开展多个课题研究。市区主要领导多次赴省进京对接,向上争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支持。
二、干在实处、狠抓项目,工程建设有序化
一是建设核心枢纽。抓牢多式联运枢纽港工程核心枢纽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的建设,编制项目节点,有序安排计划,加快项目进度。港区项目总投资约23.8亿元,共规划建设24个泊位,分两期实施,主要业务涵盖码头装卸业务、货运站业务、船舶运输业务、口岸服务、集卡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六大板块,具备装卸、堆存、仓储、集散、配送、中转、商务、保税、口岸、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物流信息等综合功能。港区建成后整体年运输能力将突破650万吨,成为钱塘江航线最大内陆港、中心港。
二是抢抓项目进度。开足马力,夯实项目基础。大路章作业区一期工程总投资5.55亿元,已于2019年10月31日率先顺利开港,依托便捷联运模式,一年累计可节约运费8000余万元;港区二期工程总投资概算18.28亿元,2021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前,可完成总进度50%,计划在2023年底完成水工、陆域的交工验收;另一方面,针对铁路专用线及货场搬迁,进一步深化方案研究、有序开展总体线位优化布设等工作,全力保障项目推进。
三是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区域内基础建设,积极构建“市域一体、多式联运、无缝换乘、辐射四省”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通江达海,保障货运畅通。其中杭金衢高速拓宽已于2021年9月底建成通车;351国道衢江段于2022年7月25日建成通车;S311杭衢丽山海协作大通道峡川至高家段计划2022年底前建成通车;霞飞跨江大通道项目总体形象进度30.08%。一大批交通项目的实施助力形成了以衢江新区为中心、以国省道及农村公路为主体的贯穿全区的交通格局。
三、创在新篇、智慧赋能,港区运行多元化
一是示范线路创新化。以木浆等“散改集”进口和特种纸集装箱出口为代表,创新“江海联运+水铁联运”集装箱双重运输模式,打造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的国际循环示范线。以煤炭、粮食等流入和以矿石、水泥等流出为特色,促进同船“重进重出”,打造水运干线航道与公铁区域集散网络高效衔接的国内循环示范线。
二是物流服务智能化。探索“物流+科技+金融”的新模式,建设形成“网络货(承)运”“智慧供应链”“科技金融”三大服务体系,打造传化智联智能物流平台,提升物流一体化运作效率。基于多式联运各运营场景在线建模和物流大数据,实现物流业务在线化、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多式联运全链路物流服务,推动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全力推进港区管控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该系统整合船舶申报、港口装卸、货物集疏港等业务,为港区管理者提供商务、调度、生产、仓储、计费等全流程监管服务,为企业商家提供网上统一办单入口,实现业务委托、合同管理、网上对账、客户服务等功能。
三是四港联动畅通化。统筹水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实现公、铁、水无缝、高效对接,打造四省边际商贸物流中心。主动加强与宁波、上海、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城市和江西、安徽、福建等内陆省份城市的合作互动,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通道,全面提升省际资源集聚整合功能,更好发挥衢州在浙江经济向西辐射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