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参加“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申报城市专家综合评价
12月27日下午,绍兴市参加了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的“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申报城市专家综合评价。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军代表绍兴向专家组介绍了绍兴市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的基础条件、思路目标、任务安排、特色举措和保障措施五方面情况。
当前,绍兴市公共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截至今年6月,有3条轨道线路,333条公交线路,线路总长约7090公里,已经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和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同时,各项城市战略的推出,公交体制机制的改革,“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杭州亚运会、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创建等重大事件的叠合,为全市公共交通大跨越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优势。
“十四五”期间,绍兴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需求为出发点,树立“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念,纵深推进“公交典范、乐享出行”这一公交都市创建主题,在“全域一体”“品质多元”“绿色低碳”“智慧高效”“安全韧性”5大方面持续发力,至2025年形成全域覆盖、惠及全民的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基本建成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
陈伟军介绍了绍兴市创建任务中的顶层设计、设施完善、网络优化、服务提升、绿色低碳、智慧升级、安全保障七大工程,“村村通公交”、无人驾驶、推广氢能源车辆应用三大特色举措。未来三年绍兴市将从组织领导、规划、财政、用地、道路通行、舆论宣传、从业人员权益7个层面来制定完善保障体系和措施,为创建提供切实有效保障。
专家组就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特色指标中的无人驾驶项目、慢行系统需进一步加强、公交在地方立法上的考虑以及绍兴公交都市创建的最大特色亮点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质询,与会代表一一作了说明。
专家组组长在点评时指出,绍兴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基础好、工作实,特别是十年城市治堵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绍兴公交优先发展,同时对绍兴的创建工作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创建期间公交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中;二是轨道和公交要融合成一张网,相互呼应、匹配、补充;三是要关注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在公交地面场站部分的建设和应用;四是要重视转换时期的居民出行调查工作,作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在后疫情时代使居民的出行方式重新回到公共交通上来。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越城、柯桥、上虞三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综合执法局等市级主要部门分管领导,市交投集团、市轨道集团、市公交集团主要或分管负责人在绍兴会场参加会议。(绍兴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