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信息公开资源库/col/col1229244890/index.html动态新闻/col/col1229304974/index.html交通时讯/col/col1229304975/index.html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浙江三地市上榜

2022-11-03 00:00    信息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大 中 小 ]   访问次数: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名单。浙江省衢州市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湖州市“对接冷链和电商供应链、联通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金华市华东国际联运港榜上有名。

衢州

衢州市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以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入选。“四省多式联运枢纽港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衢州及周边地区‘公路独大、铁路薄弱、水路航空基本空白’的运输结构现状,优化地区运输结构,加强物流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成为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有力抓手。”衢州市衢江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区位条件看,衢州自古就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枢纽城市和物资集散地,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优势比较突出;从货源需求和市场潜力看,衢州吸引着邻近三省物流,同时连接宁波舟山港,是打造成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的重要战略支点,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从区域经济基础看,衢州与安徽黄山、福建南平、江西上饶等主要地市相比,居民收入水平居首位,衢州人均GDP总体靠前,处于第一方阵。

在减排降碳方面,曾经的衢州物流结构单一,90%以上货品需要靠公路运输,造成了衢州地区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18.1%,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而覆盖面广且灵活机动的铁路和水运运输,能够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多式联运是其中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据悉,到2024年,衢州港区水港吞吐量预计将达1000万吨,其中“散改集”达到20万标箱。

金华

金华市华东国际联运港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并获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资金补助。据悉,华东国际联运港国际物流园项目获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补助2600万元,占全省补助总额的30%,为全省唯一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此次入选示范工程是华东国际联运港继2021年获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成功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后再获国家级荣誉。

华东国际联运港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近期开发总用地约5000亩,总投资130亿元,分三期实施。一期(建成)占地约1236亩,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为铁路南货场及海关监管区、集拼仓储区等功能配套区,现已建成运营,作为中欧(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和海铁联运班列启运地;二期(在建)占地约1780亩,总投资约60亿元,主要为大宗物资贸易区;三期(规划)占地约2015亩,总投资约40亿元,主要为杨梅塘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纳入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同步实施。

华东国际联运港目前运行良好,国际班列稳定开行。截至今年9月底,中欧(义新欧)班列2022年共计开行了517列(含回程154列),同比增长2%。同时,金华成功开行全省首趟“一带一路”进口粮食国际班列-哈萨克斯坦大麦专列,开行了首趟“义甬舟”海铁联运+“义新欧”中欧班列一单制申报过境转关班列,新开通至意大利米兰、西班牙瓦伦西亚、荷兰芬洛线路,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平稳运行。

湖州

作为湖州市首次入选项目,湖州“对接冷链和电商供应链、联通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依托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铁路货场、港口码头等核心优势,由顺丰速运、上港国际、唯品会等6个实施主体联合构成,总投资达25.12亿元。

该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联运辐射网络和全程运输组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全行业形成包括港站无缝衔接示范、电商班列(冷链卡班)联运服务示范、中欧班列“枢纽对枢纽”运营模式示范、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平台示范及“一单制”单证体系建设示范在内的五大示范效应。

同时,该示范工程有助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推动区域运输结构调整和优化,有效支撑湖州“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建设,成为湖州多式联运新样板。据测算,预计到2024年,该示范工程将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约5.69亿元,并在降低货损货差、增加潜在用户等方面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在节碳减排效益方面,该示范工程能源消耗节约量达到20.57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达到34.47万吨。

为加快打造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湖州市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建成鑫达公铁联运集散中心、铁路长兴南货场二期、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码头工程一期、长兴铁公水港口项目二期等公铁、公水联运项目。

截至目前,全市具备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达到5个;开通湖州西、长兴南至上海芦潮港、宁波穿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湖州上港、德清港国际不断强化与大港合作优势,积极开拓周边货运市场,吸引周边地区货源来湖集散,2021年完成铁路集装箱到发量36.63万标箱,同比增长23.71%;集装箱海铁联运量30.18万标箱,同比增长30.20%。

此外,政府“无形的手”也在积极发挥作用,湖州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对集装箱吞吐量大、开辟新航线或铁路专线、购买集装箱船舶以及成功申请多式联运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补助,推进跨区域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浙江交通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