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交通执法为港口安全送上“操作指南”
8月19日,《宁波市普通货物、客运港口经营人危险作业指导手册(试行)》培训会议召开。此次培训以“主会场+分会场”视频形式进行,覆盖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及80余家相关港口企业,目的就是帮企业解决危险作业痛点、难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从“被动执法”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宁波港域内港口企业多,规模、性质、作业类型复杂。此前检查发现,相比危货企业,不少普货、客运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存在危险作业制度不健全、风险辨识不足等问题。
“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在港口经营中难免遇到,但小微企业在制度建设和执行上有短板,缺系统、可操作的指引。”市交通执法队副队长、党委委员林峰坦言。
为此,宁波交通执法部门联合行业管理部门和专家团队,耗时半年编制出《指导手册》,从“事后纠偏”转向“源头防控”,从执法检查升级为纾困服务。
一本手册,破解企业管理难题
《指导手册》的核心是针对行业痛点精准赋能。它构建了从风险辨识、作业审批、现场管控到完工验收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解决了企业“不知如何管、不会具体做”的困扰。
“以前动火作业流程标准模糊,心里没底。现在手册把审批、风险辨识、现场管理、记录留存都列得清清楚楚,对我们小企业太实用了,就像‘安全操作说明书’!”宁波鸿安港口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贺登攀感慨道。
政企协同,让安全落地生根
《指导手册》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宁波汉雅蓝海豚文旅有限公司迅速组织全员学习,依据手册规范调整现有制度,“不仅提升了现场管理规范性,更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双双说。
目前,宁波交通执法部门已将手册作为日常检查、指导的“标尺”,还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收集执行中的新问题,为手册优化提供支撑。
下一步,执法部门还将组织专家上门“精准滴灌”式指导,让安全措施真正落地,为宁波港口经济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