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国家级典型经验 宁波、金华打造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

2025-04-20 18:40    信息来源:浙江交通微信公众号   字号:[ ]    访问次数: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的通知,在前两批25个支持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中遴选确定了18项典型经验。

其中,浙江“打造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应用海铁联运全程运输提单(CCA)为载体,推动海铁联运‘一单制’”2个案例入选。

“第六港区”是指围绕港务、船务、关务、信息、管理一体化改革,在宁波舟山港本港北仑、穿山、梅山、大榭、金塘五大集装箱港区之外的第六大集装箱港区,打破地理概念,将码头功能完全平移至内陆港区,建设国际贸易的“始发港”和“目的港”,为客户提供国际物流一站式优质服务。2019年以来,金义“第六港区”建设明确作为全省“长三角一体化”“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等重大工程的重要战略举措,省市两级共同推进、与省海港集团通力协作,全力打造内陆港创新示范平台,创新陆海联动新模式。

(一)打造集装箱运营中心

加速推进“第六港区”物流通道创新,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港强化箱管中心建设,深化与船公司合作,在港区内建设“码头集装箱堆场”前置船公司集装箱,完善箱管功能和箱管增值服务,同时依托海港集团资源与船公司协商,保障经“第六港区”通关的货物有箱、有舱,为广大物流企业提供“家门口”的用箱需求。此外,义乌港搭建集卡运营平台,实现与港口业务直联、双重运输高效运输模式常态化的运行。

(二)打造综合航运服务中心

持续提升海运订舱服务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完善腹地船代窗口建设、拓宽订舱货代渠道,为广大物流企业提供优质的航运服务。加强与银行合作,将银行金融服务延伸至仓储等环节,打造“租仓贷”“海运贷”“物流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减轻企业融资贷款压力。

(三)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

义乌港已推进搭建集海运订舱、集卡运输、箱管等海运出口功能于一体的多维度平台,推进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落地,实现区域内车、箱、货、仓的资源整合和全程动态可视化管理。华东国际联运港加快探索应用,融合金华铁路、华东国际联运港、金华海关、宁波舟山港生产作业系统等数字资源,进一步强化业务数据采集和共享,加快实现通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动港务、船务、关务、信息及管理一体化,提供更高效的物流和贸易服务。

(四)推进“第六港区”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通过金甬铁路实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与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公、铁、海综合交通体系互补优势,节约运输时间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物流集疏运能力,推动“第六港区”成为陆海联动的新载体、新引擎、新平台。作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工程、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的核心载体,目前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已基本完工,预计2025年6月建成投用,初期到发能力将达66万标箱。

目前,“第六港区”已应用铁路、公路两种运输方式,布局义乌、金东、东阳三地内陆港区,同时加快向永康、兰溪等地延伸复制,2024年铁路集装箱运输量已近40万标箱,公路集装箱运输量已超120万标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