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粮食物流“硬核”升级
舟山是我国进口粮食的重要枢纽,承担全国近20%进口中转量。近年来,市港航和口岸局锚定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等战略任务,积极提升粮食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粮食供应链持续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协同发力 打好助企增效“组合拳”
深化解难纾困。构建“企业出题、协同解题、交账答题”工作机制,优化港口调度规则和内贸二程船离靠泊机制,解决船舶和货物进港、仓储等问题50余项。去年舟山港域完成粮食接卸量1028万吨,同比增长2.7%。
提升通关效率。会同口岸查验单位实施“联合检验、一次放行”举措,统筹海事、海关、边检等力量探索外轮“多头查验”转为“集中查验”,缩短单船通关靠泊时间约3小时,平均节约运输企业经济成本2万美元。
促进技改赋能。落实港区—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引导散粮装卸工艺升级、数字化监测项目落地、取样送检装备升级,粮食装船作业能力从每日0.3万吨提升至3.5万吨;推动“散粮—仓储—船舶”无缝衔接,每小时粮食疏运能力提升至1200吨以上。
创新驱动 下好多式联运“一盘棋”
打造直达船队。出台江海直达船舶建造规范,建成全国首支最大规模江海直达船队,规模达23艘、总运力32万载重吨。组建江海直达“运力池”,实行船港货一体化运营。
拓展物流服务。开创进境粮食“全卸直达+多式联运”“散改集铁水联运”“准班轮运输”“江海直达+长江班列”模式。粮食直达运输纵深推进至江西、湖北、重庆等港口,实现上中下游贯通。 上线数智平台。开发“进江粮食江海联运监管”数字平台,归集装运船舶、仓储转运、流量流向等全链条信息,全力保障粮食运输安全。平台试运行以来,累计保障船舶800余艘次。
拓展合作 打好市场扩面“主动仗”
共拓开源增量。建立粮食市场攻坚专班,梳理30余家重点粮企需求,根据业务布局、物流模式和运输特点,“一企一策”编制物流方案,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港口合作粮企达33家。
加强政企联动。加强与沿江沿海政企联动,推进“粮仓前移”,与长江沿线31个港口开展物流合作,其中长江干线15个亿吨港口实现全覆盖。 延长产业链条。围绕大豆、玉米精深加工两大产业链,发挥舟山低成本物流枢纽优势,招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来舟落户,助力引进华康股份玉米精深加工等3个项目,年产值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