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圆满收官 交通多项指标再创新高
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群众出游热情更高,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货物运输保持旺盛。全省综合运输春运总体呈现“客流规模高位运行、出行结构持续转变、物流保障高效有力、服务保障优质便民”的特征。
客流规模高位运行
客流总量再创新高,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5.64亿人次,较2024年增长7.6%。其中,营业性客运量1.13亿人次,较2024年增长5%;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发送旅客6681.9、2930.7、649.9、1006.9万人次,较2024年分别增长3.5%、8.1%、7.7%和5.3%。自驾出行持续高涨,累计4.51亿人次,同比增长8.31%;高速公路出口车流总量达1.1亿辆次,较2024年增长7.6%;其中小客车9056.1万辆次,占比82.8%,较2024年增长6.6%。
出行结构持续转变
公路出行占据绝对主体,达5.18亿人次,占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91.9%。其中,自驾出行占公路出行的近九成,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营业性客运结构持续分化,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占比为59:26:6:9,与往年比,铁路、水路、民航占比持续提升,公路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是主力。新能源交通火爆增长,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流量显著攀升,日均达51.1万辆次,同比增长56.2%,高速公路服务区日均充电次数3.65万次,同比增长120.1%。
物流保障高效有力
货运企业生产不断,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物流保障。高速公路货运稳定增长,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累计1803.84万辆次,同比增长13.76%;货运量3.13亿吨,同比增长13.09%。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持续高效运转,主要监测指标在春运期间保持平稳。
服务保障优质便民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落实有力,实现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自然灾害致人伤亡事件“零发生”。客运运力充分保障,日均投入客运车辆1.9万辆、船舶968艘,储备应急客车800余辆、客船45艘,高效保障旅客疏运。暖心服务提质升级,投运3349个充电桩,增设移动充电车62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繁忙服务区充电能力倍增;深化“阳光救援”服务,春节期间扩大免费救援范围,全省高速救援累计43755起。民生服务便捷高效,累计完成务工人员返乡“点对点”包车1.4万多趟次,运送人员约43万人次,是去年同期2倍;减免小客车高速通行费11.4亿元。(浙江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