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如何通江达海向全球
近日,“鼎达集88”内河船舶满载着来自杭州下沙港64标准箱的家具、汽配等货物缓缓入港,经卸船、集港后,这些货物将在这里中转,搭乘近洋船舶直接发往日本大阪。从杭州到嘉兴,又从嘉兴到日本,海河联运将万里之外的货物送到采购商面前。航道和港口,便是大宗货物运输往来的便捷途径。
嘉兴前海后河,坐拥嘉兴内河港、嘉兴港两个亿吨级港口,具有全国少有的两港优势。近年来,嘉兴奋力打造港产城联动的现代化港口,内河港口建设全面开花:王江泾南虹作业区码头完成工程量过半;海宁星光作业区、海盐经开作业区、桐乡凤鸣港口码头建设全面开工;海宁周王庙码头建设正式开工;六里桥海河联运作业区一阶段基本完工,二阶段正式开工。与此同时,独山港区、乍浦港区、海盐港区的布局结构功能不断完善,沿海万吨级码头成片,以集装箱、液体散货、煤炭、粮食等专业化码头为主的泊位体系已然形成。目前,嘉兴港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23个,其中沿海泊位54个(含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1个)、海河联运内河港池泊位69个,综合通过能力达1.11亿吨,万吨级泊位数和港口吞吐能力省内仅次于宁波舟山港。
放眼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合肥等城市的GDP均超过万亿元。嘉兴经济发达、货源充足、河网密布、航道通达,港产城融合度高,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是浙北地区重要开放门户和大型综合物流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海河联运枢纽。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明确提出: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嘉兴拥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通苏嘉甬、沪乍杭等多条重要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航空物流枢纽,同时拥有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物流,再叠加大宗商品产业、高端港航服务产业及综合保税区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公铁水空”齐头并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