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完成首艘外省籍船舶通检互认

2024-04-22 17:58    信息来源:浙江港航微信公众号   字号:[ ]    访问次数:


近日,长三角船检一体化(舟山)工作站完成首艘外省籍船舶通检互认工作。

“太方便了!没想到在舟山就能完成船舶年检,以前我们还得把船开回安徽,一来一回至少浪费4天路上的时间,燃油成本近6万元。”4月18日,舟山市船舶检验中心、安徽省皖江船检局联合对安庆籍散货船“鑫海盛”轮开展通检互认联合检验工作。仅6小时,“鑫海盛”轮船东就拿到了船检证书,这让船东直呼“便捷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长三角船检一体化(舟山)工作站(以下简称舟山工作站)启动运行以来首次完成外省籍船舶通检互认工作。此次的通检互认联合检验创新了船检工作模式,打破了省市区域间船舶检验的壁垒,极大简化了船舶检验办理流程,检验发证时间相较原来传统模式缩短将近半个月时间,真真切切为船企、船东提供了便利。

便民“服务圈” 打开长三角一体化新格局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立足国家所需及行业所盼,浙江交通港航部门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在长三角区域开展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工作的公告》的要求,积极与周边省市加强联动,于去年12月启动了舟山工作站。按要求,舟山工作站开放的检验通检互认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地区,检验通检互认涵盖的船舶类型为船龄10年以内的国内航行海船,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杂货船、多用途船、甲板货船等运输船舶。船舶可“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就近发证”,将过去“船等人”的被动服务方式变革为“人等船”的主动服务方式。“船舶通检互认是构建‘协调联动、共建共享’区域合作新格局的重要成果,也是船舶检验领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生动实践。”省港航中心船舶检验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舟山工作站帮助船企降本提质增效,优化区域内航运营商环境,提高各方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至此,长三角“朋友圈”的服务内容被再次扩大,浙江交通港航部门立足职能、踔厉开创现代化发展新格局的路径也更加牢固。

优质“朋友圈” 先行领跑一体化新篇章

一张蓝图共同绘制,百舸千帆共同服务。加强长三角地区水上交通网络衔接,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形势下浙江港航正在奋力作答的“时代问卷”。早在国家公告之前,一向行先敢为的浙江港航便联合江浙沪地方船检机构,于2007年签署了“莫干山协议”,即《船舶法定检验质量互认协议》,加强了长三角船检机构之间的联系,推动江浙沪皖地区船检合作共赢,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的营运船数量占全国总量的2/3。此前,检验流程复杂、检验周期过长、检验手续繁琐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来往于长三角的船舶,对检验资源有限的地方船检机构而言,工作量与工作质效也难以得到保障。而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之下,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在长三角区域开展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工作的公告》,还是“莫干山协议”,通检互认的实施,实实在在打通地方船检区域壁垒,极大简化了船舶检验办理流程,显著提升了地方船舶检验供给服务水平。

跳出“舒适圈”为一体化发展凝聚合力

面对时代需求,听到群众诉求,提升自身要求。

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上,浙江交通港航部门不仅全力做好“通检互认”这项工作,更在日常工作中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向规范化、数字化、高效化不断靠拢。

深化数字港航建设,上线“浙港通”重大集成应用,推进“船检通”、“内河航运智控”等重点应用场景建设,便民服务提质增效;深化内河船舶“多证合一”改革和沿海船舶“多证联办”改革,全面简化服务管理流程;落实港口应急救援资源一体化实施方案,建立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迭代升级“浙闸通”便捷过闸系统,建立“港闸船”联动相关调度机制,利用数字赋能实现船舶航行、船闸调度与码头作业的有机融合,积极推进信用过闸、一键过闸在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

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协同联动,浙江交通港航部门正于方方面面为社会提供着更加高效、 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加精准的服务,努力开创现代化航运的全新发展格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