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坐上”了公交车
发布日期:2024-02-26 信息来源:旅游导报
新年前夕,宁海县前童镇竹林村的年糕工坊格外热闹。2月1日,笔者来到竹林村一家年糕工坊,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新鲜打磨的年糕放满了食品架,师傅们正忙着打包发货。这一年来,依托着农村客货邮公交车和集士驿站,王亚峰创立的竹林阿丰年糕品牌已经成为宁海年糕的代表,走向了江浙沪许多百姓的餐桌。
“订单全部通过集士驿站各个站点、门店、平台销售一起走,年前打包都来不及。”王亚峰告诉笔者,年前他的年糕订单“接到手软”,更有内蒙古、江苏等地的客商通过集士驿站线上平台点单他的年糕。
和年糕一样走出宁海乡村的,还有南庄村的土特产。作为偏远的海边村庄,南庄村城乡渠道不畅的供销“堵点”曾制约着当地青蟹、跳鱼、对虾、白枇杷这样的好货进城、富民增收。而如今,这个局面已经被打开。在南庄集士驿站,笔者遇到了正好来寄快递的村党总支副书记杨能安,他向小编介绍道:“这个是我们村民自己制作的虾干,把这个寄到安徽朋友那边去,作为过年的礼物给他们。”为打通“农货出村”的最后一公里,宁海秉承“买宁海卖宁海”的理念,借助城乡公交“村村必达”的优势,开发“城乡客货邮”应用,构建“公交速递”“集士驿站”“在线商城”等子场景,方便农户在“家门口”坐享收益。自从宁海县第一个集士驿站在南庄村建成,以往只能靠等行贩上门收购赚辛苦钱的农户们摇身一变成功当上了老板。大批虾干、青蟹、白枇杷等当地时令特产汇集在集士驿站,通过在线商城下单,搭乘定制客货邮公交车走出村庄,“抢鲜”送达消费者手中,也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增收,单是对虾一年便有五六十万斤的出口量。
在农村,留守老人是网购或收快递的主力军。2020年起,宁海县着力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交通运输与邮政等部门共同协作推行农村“客货邮”融合专线。尽管是午饭时分,前来南庄驿站取快递的村民依旧络绎不绝,据站内工作人员刘阿姨介绍,年前快递已经从往常的200件左右增长到300余件,都是由客货邮公交车一天两趟定点送达,确保这些快递可以第一时间送到村民们手里:“这段时间以年货为主,吃的用的都有。”集士驿站工作人员刘阿姨介绍说:“除了整理快递的出入单,也提供办理金融保险、移动通信等各项服务。能够为村里老人服务,对我来说是相当开心的一件事情。”
除了收发快递,客货邮公交车和集士驿站更是成为搭建在留村老人和在外子女的沟通桥梁。村民大哥正巧来取女儿给家里添置的年货,他说:“在国外的女儿手机一点,我们在家门口就取件,很方便。”杨能安副书记说道:“这个驿站成为了子女向父母亲尽孝的桥梁,有好的特产也寄给子女,增进他们的感情。”在宁海,公交“兼职”带货不仅让村民实现网购自由,一份份“亲情快递”也让身在异乡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