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2482277/2024-13498 | 文件编号:浙交提〔2024〕6号 | 发布机构:省交通运输厅 |
组配分类: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2024-06-28 |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401号提案的答复
访问次数:方维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01号提案《关于完善我省危化品道路运输管理机制的建议》收悉。结合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经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化工产业大省,也是危化品道路运输大省,现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652家,车辆1.67万辆,上岗驾驶员2万余名,日均约1.6万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浙运行,安全风险和监管压力巨大。近年来,我厅深入推动行业治理数字化改革,通过打造“浙运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智控平台,建立了“大数据+网格化+全链条”的综合治理体系,系统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综合治理能力。
一、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一)推动跨省数据共享。一是与交通运输部数据互联共享。我厅“浙运安”危货智控平台已实现与部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全国电子运单监测系统数据互联共享。通过采集电子运单和卫星定位数据,对日均4000余辆在我省运行的外省车辆,实现车辆运输轨迹、驾驶员驾驶行为动态监控、异地驻点经营监测和应急管理。二是推动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2021年,我厅推动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签署《长三角地区危货道路运输智控体系共建合作协议》,明确共同探索分级分类赋码管理、深化电子运单实时互联应用、推进提高车辆动态精准监控能力、推进危货运输源头管控、重大风险隐患闭环管理等5个方面合作内容。2024年初,已通过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两省一市电子运单和卫星定位共享。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推进长三角区域危化品运输数据共享工作,推动危化品运输人车企资质、危废转移联单数据共享,共同探索危货分级分类监管结果互认。
(二)强化部门协同管理。近年来,我厅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危化品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依托“浙运安”危货智控平台,实现与应急、市场、生态、公安、消防等5部门的数据联通和业务协同。与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将“扫码作业”机制拓展至全省900余家危化品重点源头企业,目前互联率达到98%,同时与应急管理部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在线”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共享省内危货车辆实时卫星定位数据,开展运输环节协同监测管理;与生态环境部门协同,开展危险废物产废、处置环节与运输环节的协同监管,重点源头产废单位互联率达到95%;与公安部门协同,开展危货运输车辆动态协同监管、易制毒品协同监管、特殊时段和特殊区域通行审批等场景建设;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开展危货罐式运输车辆合规性协同监管,通过罐体检测数据共享,实施违规打击;与消防救援部门协同,开展事故高效协同救援、精准处置,危货运输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共享事故发生准确位置、危险货物信息及对应处置信息、联系方式等,提高精准救援处置能力。下一步,我厅将加大协同力度,探索建设高速路网和重点桥隧信息共享、异常联动处置场景,进一步完善我省危化品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
二、建设电子围栏,提高执法效率
(一)强化运输路线和禁限行区域监管。省公安厅部署加强危化品车辆通行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各地科学规划危化品禁限行区域,合理规划通行路线,经审批同意的危化品车辆方可进入禁限行区域,并按指定路线通行;优化危化品车辆闯禁行为查处手段,探索利用路面卡口抓拍设备,后台核查对比等手段对禁限行区域内未审批通行及未按指定路线通行的行为,进行线下查处打击。同时,我省着力破解危化品停车难题,积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督促各地加强危化品公共停车场规划和建设,目前已建成投用33个,提供车位2900余个。
(二)探索建设“电子围栏”功能。我厅依托“浙运安”平台,已率先上线“电子围栏”功能。当前主要应用于对台风、雨雪冰冻等特殊天气、高速公路禁限行路段、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管控区域等场景下危化品通行车辆的监测。在亚运期间,我厅根据禁限行区域设置电子围栏,通过每日定时监测进入禁限行区域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形成清单。通过语音终端进行安全提醒,要求纳入白名单管理的驾驶员安全行驶,对非白名单的车辆严格落实通行管控政策,立即驶离或者就近寻找安全场地停车;梳理通行管控区内开行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下发各地,要求各地加强对辖区内企业、车辆的动态监管,严格加强管理,严禁超速、疲劳分神等违规驾驶,保障专职监控员在岗,确保安全运行。下一步,我厅将积极会同公安交管等部门,加强“电子围栏”场景应用合作,互联危化品运输车辆及驾驶员管理数据,按职责落实违法闯禁行为源头追溯和后续处置。
三、加强合规检查,完善评价制度
(一)强化外省驾驶员和车辆监管。一是落实驾驶员分级分类动态监管。依托“浙运安”系统,每日评价省内外危货驾驶员安全状态,赋“红黄蓝”三色码。红码驾驶员需脱岗培训3天(驾驶员须在“浙运安”在线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满一定学时后可转为黄码,省外驾驶员累计学时达到6学时且学习时间达到3天及以上的,安全码由红码转黄码),黄码限制运输特别管控危化品,蓝码正常作业。系统上线以来,已有6.3万余名省外驾驶员申领。此外,我厅探索建立危化品驾驶员加分激励机制,鼓励省内外驾驶员通过线上安全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如驾驶员每月学习时长满3学时,其安全码分数将增加5分,进一步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安全意识。二是加强外省危化品车辆监管。公安部门要求进入我省禁限行区域的外省危化品车辆,在申请通行许可时提供一年内有效的车辆检测合格证明,并对比车辆和驾驶员的交通违法处罚情况,对车辆存在检测不合格、违法未处理,驾驶员驾驶资格不符等情况的,不予通行许可。下一步,我厅将举办全省危货从业人员安全应急能力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提高危化品驾驶员安全素养。
(二)强化车辆技术状况监管。2024年4月,我厅组织开展全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明确要求各地督促企业加强车辆技术状况日常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制动、转向、轮胎、灯光等关键部件技术状况,强化车辆问题整改,整改期间车辆不得投入运营;强化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治理,坚决杜绝罐车关键安全附件缺失、超出适装介质范围载运货物、“跑冒滴漏”等问题,提升罐车本质安全水平。下步,我厅将持续督促指导危化品运输企业落实车辆技术状况日常和罐体检测制度,严防车辆、设备“带病”运行。
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桑潇潇
联系电话:0571-87809328
邮 编:310009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