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信息公开资源库/col/col1229244890/index.html政府信息公开年报/col/col1229496066/index.html政府重点工作/col/col1229739693/index.html
索引号:002482277/2023-13288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省交通运输厅
组配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2023-07-27

亚洲最大海上高速互通完成最后“拼图”

  访问次数:

7月25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榀重约150吨圆弧状的钢混组合梁被稳稳地放置在桥墩两侧,亚洲最大的海上互通——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滨海互通结束全部架梁任务。空中俯瞰,这朵犹如绽放在海上的花朵,完成最后“拼图”。

此次架梁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该项目东段的5个互通主体施工全部完成,为项目实现年底建成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唱响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全线新建路线由东、西路段组成,全长约55.475公里,其中东段路线长约40.156公里,分别连接甬舟高速金塘大桥和杭州湾大桥南接线。

未来,舟山通过这里去往上海,可比目前通过宁波绕城转沈海高速可缩短路程约25公里。

滨海互通设计占用海域613亩,设1座主线桥、8座匝道桥、4座拼宽桥,整体呈苜蓿叶造型,是目前亚洲在建最大的海上互通,由中铁十五局承建。作为与已经通车的甬舟高速金塘大桥连接的互通,杭甬高速复线滨海互通共需5次上跨金塘大桥,与金塘大桥要进行4次拼接,同时还要跨越原油管道、LNG燃气管道、舟山大陆引水管道等17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管线,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因滨海互通地处滩涂,施工建设单位通过搭建栈桥的方式,变海域施工为陆域施工。“这看似简单的栈桥搭设,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要在滩涂上打桩,就犹如在豆腐上插筷子。”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指挥部指挥助理叶宁波介绍:“为了搭牢每一根临时栈桥桩基,我们将每根桩基打入海里深度近40米。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滨海互通共计470片钢混组合梁共需钢材2.35万吨,临时栈桥和平台的搭设用钢量约11万吨,另项目主体中埋设钢材6.4万吨,这三项用钢量的总和约等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建设时用钢量的2倍。”

“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江苏等省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对实现高水平交通强省目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叶宁波介绍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