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上虞水运强势复苏 一季度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155%
依托南北向曹娥江、东西向杭甬运河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今年以来,绍兴市上虞区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发力、优化服务、严格执法、强基提质,助力水运业千帆竞渡,朝着高质量实现绍兴水运复兴的方向踏浪前行。
今年一季度,上虞区完成港口吞吐量92.89万吨,同比增长155%;集装箱吞吐量1952标箱,同比增长237%;内河沿海总货运量118.6万吨,同比增长6%。
实施航道应急和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为了不断提升通航环境,上虞区交通运输部门共投入1500万元实施航道应急和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用于改造护岸、靠船设施、航标等基础设施,严格落实航道例行养护任务,每月对骨干航道的检查进行不少于两次,实现航道年通航保证率达98%、助航标志维护正常率99%以上。
签出全省首张水运金融超市船舶保单
“此前我们还签出了全省首张水运金融超市船舶保单,进一步助力水运企业纾困解难,加快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上虞区港航管理中心负责人说。近年来,上虞区充分发掘内河水网先天优势,积极对外沟通长三角“二纵六横”高等级航道网,对内完善“一江一河两连”航道网,水运货运吞吐量逐年上涨,航运企业与船舶数量不断壮大。
积极推行内河船舶“多证合一”电子化改革
此外,上虞区还积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行内河船舶“多证合一”电子化改革,开展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船舶证书信息服务簿等电子证书办理工作,在航道锚泊区设置服务窗口,对“船员之家”进行信息化改造,进一步方便船员办事;通过启动港口租赁泊位经营许可证办理工作,实行码头规范化管理,并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社会化船舶检验机构,简化检验指南与流程,将船舶候检时间从3天缩短到1天内,极大提升了船舶检验速度和质量。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水路运输具有其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比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更低碳环保,且性价比更优。近年来,绍兴市交通运输部门大力开展运输结构调整,推动货物运输“公转水”。今年,随着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绍兴段)的推进,曹娥江上浦船闸及航道工程、嵊州三界作业区的试运行,诸暨店口综合港区工程(一期)完工并投产,以及曹娥江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的加快建设,全市航运发展的环境将更加优越,水路运输也将迎来新机遇、新发展。(绍兴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