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描绘内河水运发展新蓝图
近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与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联合印发《浙江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该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确定的法定规划,是浙江省内河航道与港口的中长期空间布局规划,是指导浙江省内河水运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明确规划发展目标:到2035年,基本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规划》提出,到2035年,浙江将形成“五纵八横十干十支”内河航道总体布局。
其中湖州市境内“五纵”:京杭运河、东宗线、杭湖锡线,“八横”:长湖申线、湖嘉申线、杭平申线(德新线)、梅湖线,“十干”:东苕溪,“十支”:京杭运河支线(东练线、钟新线)、苕溪支线(李湖南线、武太线、洛东线、白三线、菱思线、妙湖线、青菱线、李湖北线、新火线、长兴新港、水口支线、西苕溪上游)。
预计到2035年,湖州全市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533公里(三级航道达348公里),形成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五级和六级航道为支线的航道网络。
《规划》指出,到2035年,浙江将打造“三主五重二十一区”的内河港口总体布局。
湖州港纳入浙江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的第一层次,即三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全国内河绿色枢纽港,是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支线港,是高质量创建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先行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湖州港共规划6个港区:吴兴、南太湖、南浔、长兴、德清、安吉港区,其中南太湖、长兴、德清、安吉港区是“二十一区”之一。湖州港将发展成为以内河集装箱发展为引领,航港产园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形成“一港、六区、十个重要公用作业区、十六个一般公用作业区、五个水上客运中心、一个游艇基地”的空间格局。
“十四五”期间,湖州市将加快建成一批大型内河港口项目,进一步优化港口结构,重点加快建设长兴铁公水港口项目三期工程、长兴吕山作业区天畅智慧物流综合体项目码头工程、吴兴八里店浩博物流码头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谋划推进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码头二期工程、南浔综合物流园码头工程、德清临杭物流园Ⅲ区码头工程、安吉数字物流港公用码头工程等项目前期。
《规划》的实施将显著提升湖州内河水运的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加快推进湖州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瞄准蓝图,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将紧紧围绕《规划》要求,以数字赋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共富之路,为服务全省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示范样板。(浙江港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