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探路 浙里担当 献礼二十大”采风调研活动走进临平东入城口和八堡船闸
谈及“共富”、“惠民”,大家总有对交通运输领域无限美好的畅想。近年来,浙江交通牢牢把握“先行官”地位,勇担“开路先锋”使命,着力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标志性成果。同时,交通发展问需于民,紧贴民生需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在惠民保畅、提升居民出行品质“下苦功”,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
10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了一场以“共富探路 浙里担当 献礼二十大”为主题的采风调研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浙江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建设成果以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宏伟蓝图。
让我们一同探访临平东入城口的崭新形象与八堡船闸的最新进展,看浙江交通如何主动担当作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
惠民保畅齐下功夫 临平打造入城口新形象
上午,我们来到临平东入城口。与印象中拥堵严重、周边环境杂乱的情况不同,一路行来畅通无阻,路况良好,映入眼帘的是优美平直的公路与勾连成片的彩色水稻,与秋日美景相得益彰。
如此显著的变化源于临平区入城口综合提升工程。根据杭州市开展40个入城口绿化景观提升和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亚运主题景观的总体要求,临平区入城口综合提升工程紧紧围绕洁化、序化、亮化、美化、文化“五化”建设目标,对涉及点位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临平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整治提升前,距收费站50米处就有一个红绿灯路口,与村道形成十字交叉,上下高速的车辆和附近村民出行车辆在此处交汇,通行情况复杂,在高峰期甚至堵上高速主线,安全隐患极大。“我们的想法是用‘小巧思’撬动‘大治理’,利用在主路两侧新建两条‘四好农村路’的方式,解决附近村民出行问题。同时,通过主线中间封闭取消十字路口及红绿灯,保证进出高速的车辆一路畅行无阻。”
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建的两条“四好农村路”如同女孩两根美丽的麻花辫,不时有村民骑着车路过,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没有过多鲜花小品节点,但这一举解决了自杭浦高速通车10多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优化周边村社出行道路,保障高速出入口安全畅通,为疏通堵点、亚运通行、惠民保畅提供重要保障。”
整治提升前
整治提升后
聚焦“五化”,一个安全有序又充分展示临平形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窗口正在欣然升起。清除周边区域白色垃圾、净化清洁互通水域、落实区域长效治理,实现周边环境洁而净;梳理交通安全设施、合理设置导向牌和交通标线、优化交通组织,实现交通组织安而畅;结合节点小品设置景观照明、各收费站保证功能性照明,实现灯光照明舒而秀;提升互通区域绿化苗木、增设立体时令花卉、点缀烘托亚运氛围,实现区域景观绿而美;根植千年运河文化、依托塘栖水乡历史、荟萃古海塘遗址底蕴,实现独具韵味的“文而雅”。
作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临平区入城口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缓解了交通现状,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改善城乡交通建设成绩单。
八堡船闸全新亮相 京杭运河将通千吨货轮
千吨货轮如何从内河往来钱塘江?
在杭州仅有三堡船闸一个通道的情况下,“千吨级”的通航能力一直是众人心中的美好希望。
如今,杭州京杭运河二通道联通钱塘江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八堡船闸正在加快建设,将赋予其千吨货轮从内河往来钱塘江的使命,美好心愿即将成为现实。
站在八堡船闸所在地,两座闸室以英雄之姿屹立于引航道之上,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千吨级船舶可以直接从山东经八堡船闸到达钱江中上游,运力也将从1400万吨提升至4200万吨。“三堡船闸的最大通行量为500吨级船舶,八堡船闸双线船闸可满足千吨级船舶同时通航,运力大大提升,杭州内河通航压力将得到明显缓解。”
要打通通航瓶颈,修建新船闸只是其中一部分,还需要与之相连的航道,也就是京杭运河二通道杭州段。“二通道完全是新开辟的,全长23.4公里。”负责人表示,“老航道大部分位于市区,受航道等级低、市区桥梁高度等因素影响,条件限制多,开辟新航道是最好的选择。”由此,京杭运河浙江段的航道提升整治工程也全面启动,原有的四级航道将全部改造成三级航道,覆盖浙江杭州、湖州、嘉兴三市。
该项目为后续浙东运河和钱江中上游航道改造打开了空间,对培育复兴内河水运、带动浙西腹地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杭州湾大湾区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弘扬运河文化、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具有现实意义,也为交通强省、加快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