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湖州内河水运转型示范区标准化工作交出高分答卷
“十三五”期间,湖州港航部门一手抓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手抓示范区创建成果的提炼固化,自2018年初在全国内河率先启动标准化工作以来,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实施好一个发展规划。以《湖州市创建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为蓝本,在研究编制好《湖州市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2)》的基础上,按计划加快推进“构建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标准体系、制定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相关标准、开展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标准示范和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标准实施评估”四大重点任务,加快标准在内河水运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为深化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增添新引擎。
二是建设好一套标准体系。按照“先搭建、后实施”的步骤有序推进,与交通运输部水科院、市市场监管局等多方合力,精心研究示范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基于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任务,在对内河水运标准化对象和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搭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适用的“8+N”标准体系,包括8个一级子体系、19个二级子体系、多项待制定标准,以及N个政策、平台和规划。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具有湖州特色、层级清晰、协调配合的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标准体系。
三是发布好一批关键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将标准化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对照当初梳理的示范区关键标准清单,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分管领导亲自抓重点,牵头科室具体抓落实,本着“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制定发布了《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南》《内河船舶生活污水转移处置规范》等15项湖州市地方标准,具体涉及生态绿色、智慧水运、政务服务、行业治理等先行示范经验成果,其中《内河船舶生活污水转移处置规范》市标升省标已成功立项。(湖州市交通运输局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