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全领域应用绿色技术成果
国家多式联运示范线路达9条,已节约能耗约41万吨标准煤;绿色公路示范项目进展顺利,表土剥离技术、微处理设计等广泛应用;全省内河港口岸电实现全覆盖,船舶靠岸可一键扫码充电……近年来,广东将绿色交通理念贯穿交通运输发展各个领域,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推动港口岸电、绿色公路建设等取得阶段性成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水更清、天更蓝。
探索发展港口群海铁联运
在佛山港高明港区,满载瓷砖及调味品的班轮缓缓起航,抵达肇庆四会南江码头后,货物由汽车短驳至三水西铁路货场,再通过铁路货运班列运往云南王家营西站。
铁水联运的日益成熟推动着广东运输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广东省3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累计开通示范线路9条,49家企业参与多式联运,降低能耗约41万吨标准煤。
为持续巩固绿色交通发展成果,今年6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绿色交通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工作任务》,明确进一步提升大宗货物铁路、水路运输比重,探索发展港口群海铁联运、城市绿色货运配送、集装箱多式联运。
今年,广东将结合绿色公路建设、港口岸电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成熟技术和经验,在公路、水路工程建设和运输服务等领域,推进绿色技术、绿色服务、绿色评价等绿色交通系列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动先进成熟适用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为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便利。
8个绿色公路示范项目全面推进
目前,云茂高速公路全线隧道已贯通,软基处理、路基土方、桥梁桩基全部完成,桥梁上构施工有序推进,计划7月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力争今年年底实现罗定段通车。
建设过程中,为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云茂高速公路在路基上设置预制梁场20座,规范管理程序、统一厂区标准,并将符合保留条件的预制梁场用作路床的一部分,降低混凝土拆除成本,节约临时用地500余亩。全线35个拌和站均采用压型钢板替代混凝土作为料仓隔墙,减少建筑垃圾近1.5万立方米,拌和站拆除后,压型钢板还可重复利用。
珠海鹤港高速公路设有全封闭碎石加工厂,碎石加工过程中采用水洗技术,增设除尘设备,污水采用箱式快开压滤机集中处理,净化后可循环利用。
2017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省绿色公路建设的实施范围、重点工作和实施计划,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规范和指导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绿色公路建设。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共组织实施了8个绿色公路示范项目,其中惠清高速公路项目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项目,云茂高速公路、鹤港高速公路、河惠莞高速公路紫惠段等7个项目为省级绿色公路示范项目,绿色公路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内河船舶使用岸电
年减排6800吨大气污染物
“改用岸电后,船舶柴油发电机的噪声没有了,靠港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在肇庆新港码头,货船船长刘泽成如是说。
“船舶使用岸电之后,不仅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扰人已久的‘柴油味’也没了。”肇庆市凯翔船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何海友十分认同岸电建设。
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快绿色港口建设,推动水运绿色高质量发展。2019年,广东率先在全国实现内河港口岸电全覆盖。据测算,广东省内河进出港船舶数量每年超200万艘次,船舶靠港全部使用岸电可减少约6800吨大气污染物排放。
“打开‘内河岸电’小程序,调出二维码,对着岸电桩上的窗口扫一扫,就可以开始用电了,结束后微信或支付宝付款也十分方便。”如今,刘泽成使用岸电已十分熟练。
在推广船舶岸电的同时,广东注重提升岸电使用的便利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借力信息化手段,打通了用电身份验证、岸电状态监控、用电信息采集、整体用电情况统计等全过程各环节,铺设了高效立体的智慧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