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大会暨“双领双联三服务”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金信地组长)
今天,厅党组召开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暨“双领双联三服务”活动动员会,为的是围绕新一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刚才,陈利幸书记和各位分管厅领导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会后各位领导还要与分管联系的处室、单位签订责任书,大家要切实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说道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等下陈利幸书记还要对今年党风廉政工作以及“双领双联三服务”活动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驻厅纪检监察组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我到省交通运输厅担任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两个多月以来,深切感受到厅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非常到位,党组书记陈利幸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率先垂范,工作落得实、落得细。厅党组各位成员“一岗双责”工作也履行得比较到位。前段时间,我到几家综合监管单位及一些市进行了调研,约谈了一些同志,从调研情况看,我省交通系统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已经形成,成效亦逐渐显现。交通系统的同志政治素质高,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的意识强,干事创业的氛围浓。但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但对其严峻性和复杂性,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因此我们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要心中有数。关于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党风廉政问题的现状,我刚来厅里的时候,陈利幸书记就跟我讲起过,概括起来就是“四多一高”,也就是说资金项目多、与市场主体接触多、管理服务对象多、传统习惯做法多,“一高”就是群众关注度高,从监督角度讲,就是廉政风险高。从省委巡视组去年以来对市、县(市、区)巡视情况来看,我省交通系统腐败案件总体上还是呈现易发多发态势。从省委巡视组对我们省厅巡视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去年年底省纪委对厅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情况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总体表现为:主体责任落实不深不细,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结合系统分析,下属单位问题比机关多,基层单位问题比上级单位多。二是对分管的干部情况要心中有数。当前省厅机关本级的机构改革已经完成,人员已经到位。地市县的机构改革正在推进,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和省港航管理中心的机构人员也很快会陆续到位。面对新岗位、新班子、新队伍、新任务,希望我们各级领导要尽快熟悉分管的干部情况,把主体责任层层传递下去。三是对分管领域权力运行各个环节以及风险点要心中有数。我们讲什么是腐败?腐败是怎么产生的?归根到底,腐败是产生于权力,产生于没有受到制约的权力。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手下的人,必须要非常清楚下属工作人员的权力在哪儿?风险点在哪儿?在此基础上研究监督制约机制。如果制度不完善,或者存在漏洞,要及时进行完善,及时堵塞漏洞。只有这样层层落实责任,从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金字塔形的责任体系。每位同志心中有责、心中知责、人人尽责、人人守则,那么我们的责任就落实到位了。
二、坚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牢牢遏制腐败问题发生的增量
去年7月,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清廉浙江的决定》,围绕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四大重点任务,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应该说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省委提出的要求是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去年10月,围绕清廉浙江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各个支部和党员覆盖,厅党组出台了《关于推进清廉交通建设的实施意见》,要完成这个目标,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必须牢牢遏制交通系统腐败问题发生的增量,这也是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突出交通行业的重点来遏制。我们交通的主业,具体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检测监理中介服务、企业资质管理、信用评价、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资金分配、道路养护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交通系统的重点、特色,我们遏制腐败,就要从这些重点环节来下功夫。怎么去解决,我考虑从三种方式加以规范和预防,一是规范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二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通过深化改革,削减权利,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第二方面是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的共性问题来遏制。这个除了交通系统以外,其他所有系统都是一样的,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同样要关注:一是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我们交通系统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在作风建设上,刚才王寅中副厅长对我们开展“双领双联三服务”这个活动进行组织部署,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的有效抓手,是贯彻省委“三服务”活动的深化和细化。“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必须要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所以要驰而不息地反四风。当前要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重点关注“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的新形式,坚持露头就打、倒查责任、严肃追责。三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省交通系统这么大的一支队伍,我心里最没底的是这个问题,因此要一刻也不能放松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加上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从各地巡视反映出来的情况,简直是防不胜防,这个问题在基层非常突出。去年底我在公路、港航、运管系统的会议上曾经送过一副对联,对我们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作了归纳。上联是“不收礼不送礼不与服务对象礼‘上’往来”,下联是“不吃请不请吃不用公款公车吃喝玩乐”,横批是“规范津补贴”。希望大家记住这幅对联,低级错误不要再犯。四是在廉洁自律中守住底线。我们厅管厅属各个单位、地方交通部门各个下属单位,都在履行各自的职责,都有大大小小的权力,当然也存在大大小小的廉政风险。要密切关注资产处置(房产、设备出租)、资金管理、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完善监管制度,确保我们的干部守住底线不碰红线。
三、坚持上下共抓,同向发力,共同形成浙江交通系统党风廉政监督合力
大家都知道交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交通系统上下联系紧密,在项目规范、启动、实施、技术、资金上联系十分紧密,有些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也具有相关性和关联性。发生的案件容易形成窝案,有些案件即使是个案,但是在系统内也具有典型性。这就要求我们抓党风廉政建设,要系统抓、抓系统。省纪委这次派驻机构改革,虽然我们的名称仍是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但由过去的单一派驻改为综合派驻,各市县的派驻机构改革最近都要完成,市一级大部分是三月底、四月份完成,都要改为综合派驻。综合派驻在一些地方可能是除了交通口子之外,还负责其他一些部门的监管,但这不影响我们交通系统形成监督合力。在这里我提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各市、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好监督责任。这个支持既是责任,也是你们自身的要求。我刚来时,陈利幸书记跟我讲,我们的责任是捆在一起的,所以大家必须认识到位。如果两个责任履行不好,你们同时要受到追究。第二方面,市、县(市、区)交通部门要为省厅党组把好关。省厅的领导和处室干部、下属单位的同志去地方工作,在公务接待、安排上要把好关,严格按照规定安排住宿、吃饭、交通工具,不能擅自提高标准,不能变相饮酒,更不能送礼品、送土特产,这种害人害己的蠢事千万不要干。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新时期党内生活若干准则,坚持知行合一,对来自上级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朋友、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交通工程之类的说情、打招呼,要一概拒绝。除按规定向上报告以外,也要将相关情况向驻厅纪检监察组报告。二是对各市、县(市、区)派驻交通部门的纪检监察组提出要求。各市、县(市、区)派驻交通部门的纪检监察组除了按照当地纪委监委要求,认真履行好监督职责的同时,要加强上下联系,形成融合、互动、沟通、协调、会商机制,做到信息共享、情况互通,形成良性、互动、高效、管用的监督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纪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的各项任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清廉交通、为浙江交通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