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王寅中副厅长)
下面,我总结一下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并对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一、2015年工作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基层基础,创新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大力推进“平安交通”创建,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保持了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一是实现了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指标的持续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2.72%、14.73%,已实现连续八年下降;二是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未发生列入省政府考核的较大以上责任事故;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行车事故247起、死亡274人,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72%、14.37%,水上交通发生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同期相比均下降11.1%,交通建设工程共发生责任事故3起、死亡3人,同期相比均下降57.1%。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组织领导得到强化。各地各单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厅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省厅共召开13次厅长办公会议,其中5次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去年年初第一个会议就是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又先后召开厅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电视电话会议、专题会议等8次,对不同阶段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及时作出部署安排。同时,认真组织深入一线开展安全检查,全年统一组织由厅领导带队的专项检查就有5次,并在检查其它业务工作时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较好地落实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各地各单位领导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召开各类安全会议,开展安全检查,如宁波市交委主任经常不定期听取每个处室安全工作情况汇报,舟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在每周一局领导碰头会上都要了解听取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不断深化。一是推进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制订、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多项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制度,为落实行业安全监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推进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化。积极推进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以及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并逐步建立行业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考核,修改完善《浙江省交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奖惩机制等。狠抓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建立了“五落实五到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三是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化。积极探索公路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修订完善了《省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治理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规程和责任主体。开展《浙江省公路安全隐患评估及防治体系》研究,探索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完善了《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认定及整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等级划分、整改内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要求。
(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强势推进。一是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省港航局与省安监局、浙江海事局联合开展水路交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建立了相关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共开展执法行动957次,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执法21次;查处违法行为1962起,排查治理隐患企业(船舶)7962家(次),打击客船非法营运行为564起;排查一般隐患586项,已整改568项,整改率97%;拆除(收购)“三无”船舶843艘、浮动设施186处、各类网箱254处。全省各级运管机构投入稽查力量38637人次,出动稽查车6779台,检查客车48571辆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2850起,有效地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二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特别是“6.1”东方之星翻沉事故和“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以后,我厅分别制定了“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港口危化品整治等专项行动方案,扎实开展以“两客一危”、事故多发点段及临水临崖为重点,涵盖水上交通和港口作业、交通工程建设、公路运行等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20349人次,检查企业2936家次,查出问题和隐患780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103份,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0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宁波、温州、嘉兴、台州和舟山等地大力开展港口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平安交通”创建取得实效。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细化考评内容和标准,深入开展“平安公路”等八个平安创建活动,以考核促创建,以创建促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湖州市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平安交通”示范点。会同公安、安监部门扎实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进一步完善行业安全监管制度,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从业人员自律责任,增强了行业安全监管和行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全面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抓手,以农村公路为重点,大力整治公路安全隐患。金华市大力实施农村公路自发光生命防护工程,极大地提升了行业安全保障水平。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考评机构和考评员监督管理,明确工作责任,规范考评流程,严格考评程序、内容和标准,确保考评工作科学、规范、客观、公正。截止2015年底,已基本完成全省公路水路客运、危险品运输企业考评,共考评5520家企业,其中已发证3866家,交通运输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积极应对“灿鸿”、“苏迪罗”、“天鹅”、“杜鹃”等台风,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投入应急抢险小分队2243支次,抢险人员3.62万人次,车辆7825辆次,船舶425艘次,设备、机械等9862台次。认真做好“9.3”大阅兵、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维稳安保工作,特别是杭州、嘉兴、湖州、绍兴、义乌等地,紧紧围绕保障任务要求,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高标准、严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安保任务。
(七)综治维稳工作成果显著。围绕“七个方面”社会风险重点,与行业业务监管相结合,与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相合,对排查出的各种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制定整治方案,落实防范措施,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必须按规定要求和时间整治到位,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无盲点。嘉兴市成立了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交通运输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细化防控措施,落实安保责任,及时处置各类隐患和问题,确保了交通运输安保工作万无一失。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历史阶段尚未跨越,特别是经济下行,部分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侥幸心理还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基础薄弱、监管能力不适应、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还屡禁不止,影响行业安全形势的苗头性、征兆性问题仍然较多,归纳起来,我感到主要表现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弱、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保障水平低、责任体系不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健全、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的“一弱二低三不全”现象。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也给平安交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二、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和“四个交通”为总纲,进一步深化安全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确保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二)重点工作
1、深化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一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狠抓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落实,做到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规范隐患等级认定、整改、验收程序和标准,针对道路客运、危化品运输、港区油气管线、轨道交通、水上安全、工程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强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严格准入和许可制度;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不断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四是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跟踪、有检查、有考核,形成闭环管理。
2、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按照《浙江省交通运输系统“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全面组织实施“平安公路,平安船舶、平安航道、平安渡口、平安港口,平安车辆、平安车站,平安工地”等八个方面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创建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开展考评工作,确保平安创建各个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3、深化“打非治违”等系列活动。根据省安委会的统一部署,结合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攻坚行动等,进一步梳理行业安全监管重点,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强化源头治理,构建行业“打非治违”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事故防控能力。
4、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考评机构和考评员监督管理,规范考评流程,确保考评质量。从宣传、培训、政策、考核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5、深化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和省厅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治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治理工作监督管理、扎实构建安全生产治理高效运转机制等四大方面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坚持从严求实,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领域参与、全时空监控,扎实认真地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下大力解决行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
6、突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一是大力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积极会同公安、安监等部门深入开展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落实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和公共财政投入,结合事故多发点段整治和农村公路临水临崖治理工作,以农村公路为重点,不断完善安全设施,依法强化综合治理,大力整治公路安全隐患,提高公路安全防护能力。二是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实现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道路运输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加强,道路运输装备本质安全稳步提升,科技信息支撑作用有效发挥,逐步形成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三是加强“两客一危”安全管理。加强对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和接驳运输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接驳运输企业加强对接驳点、人员、车辆等的监管。建立电子运单与车辆动态监控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动态监控主体责任,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7、突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一是提升辖区内河船舶监管能力。加强地方海事人员培训,组织开展辖区海事执法培训和海事调查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海事监管制度,按照部海事局船舶监管模式改革统一部署,在签证制度取消后做好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实施工作,并做好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落实船舶现场监督和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三是加强辖区通航管理工作,组织清理浙北内河基于船舶载重吨位限制的禁航类通航管理规定,制订杭甬运河杭州、绍兴段通航管理规定;规范水上水下作业活动的通航安全评估工作,强化通航安全监管。四是进一步强化辖区内危化品储运管理,加强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的上岸督查工作,圆满完成内河“五水共治”工程。五是督促各地加大建桥撤渡、渡埠改造、渡船更新的工作力度。
8、突出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一是认真落实《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全面开展新开工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二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到位,打通方案与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扎实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四是积极推广《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以基础管理、场地布设和施工防护等为重点内容,逐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五是做好“安全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工作,整合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数据,提升安全生产“大数据”利用能力。
9、突出“三防”、应急及节假日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完善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专业救援分队,组建应急技术专家库。二是在各市、县(市、区)行业管理机构建立应急装备基地、落实应急车船、设备、物资等基础上,建立省级应急装备基地,加强高等级装备和专业化应急人员配置。三是加强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理顺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确保信息互通、指挥畅通。
10、突出G20峰会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维稳安保工作。围绕“努力办成一届精彩、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取得最佳成效的峰会”的要求,举全行业之力做好峰会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一是加强对重点人、重点场所、重点车船、重点工程、重点区域的安保工作,严格落实二级以上客运站、地铁、重点码头的安全检查,完善安检设备,充实、配强安检人员,防止危险品上车(船);二是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维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三是会同公安、旅游、海事等部门认真做好进杭长途班车、旅游客车和重点区域水路客运旅客实名制工作;四是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特别是杭州段运河、钱塘江核心水域的安保工作;五是加快建设省综合交通应急保障信息平台,完善营运车(船)联网联控系统,实现峰会管控区域内车(船)的实时监控,强化公共交通安保防范工作;六是全面推进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时,做到应评尽评,有效化解不安定因素;七是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对影响交通运输行业稳定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系统调研,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化解一批积案;八是配合相关部门认真抓好反恐、禁毒、扫黄打非、反邪教等专项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狠抓措施落实,全力做好G20峰会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交通运输行业维稳安保工作。
同志们,安全关乎全局,稳定压倒一切,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如履薄冰、如临大敌的紧迫感,全身投入,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程精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