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交通运输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任忠总工程师)
同志们:
首先感谢各位参加全省交通运输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座谈会。我联系分管该项工作也只有半年多时间,原来主要从事交通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等工作,在交通运输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领域也只是一名新兵,要向大家学习。
会议组织了实地参观,厅科教处对交通运输部在江苏无锡召开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精神进行了宣贯,同时通报了近年来部节能减排资金补助申报情况。三年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累计争取到了1亿多的资金,其中杭州和宁波两个市占了大头,个别市没有申报、未能得到部的补助,希望看到差距,进一步确定努力方向。会议还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布置了下半年工作。与会单位着重从成绩、亮点、体会和下半年工作重点作了交流发言,我深受启发。大家已讲的我不再重复,我再讲三个方面问题同大家交流。
一、从我国经济面临的六大风险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有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在经济方面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环境、金融、投资、收入、债务、人口六方面,把环境问题列在首位,足可说明环境的严峻性。环境和生态破坏每年给经济造成的损失接近1.5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总量50万亿元的3%。当前越来越受关注的灰霾、PM2.5超标等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汽车尾气的因素占了4成。水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水污染加重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大障碍。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重金属超标,相对于空气、水污染的治理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环境污染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的内容之一,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我想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传统的环境保护,二是节能减排,三就是循环经济。所以做好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核心工作。
二、从我国降低碳排放的六大策略看交通节能减排的地位和作用
7月1日第26期《瞭望新闻周刊》上的相关文章提出降低碳排放六大策略:一是控制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很低。能源消耗总量与美国相当,而GDP仅为美国的40%;GDP与日本相当,而能源消耗总量是日本的4倍。二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淘汰高碳产业。三是发展绿色交通,淘汰高碳交通。有数据说,目前交通行业排放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40%左右,要大力提倡新能源车和船的使用,并通过优化交通布局来降低污染物排放。四是发展低碳建筑,淘汰高碳建筑。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要采取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和节能设计。五是增加森林等碳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六是倡导低碳生活,节约用电用水等。
当前我省交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5-6%左右,全国交通能耗占比平均8-9%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以上百分点。交通能耗其中公路运输是大头,占交通能耗的80%左右,其他运输方式只占20%左右。我省能耗一年需消耗标煤1.8亿吨,交通能耗约占1000万吨标煤,每年交通运输业要实现节约60万吨标煤的目标。可以看出,在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潜力还很大。
这次交通运输部会议,就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了四个紧密结合和六大战略任务,四个紧密结合就是要结合综合交通、运输组织、运输装备和公交优先,六大战略任务就是顶层设计、工作机制、试点示范、科技专项、千企行动和能力建设。交通运输部提出的量化目标是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单位周转运输量能耗,营运车辆下降16%,营运船舶下降20%,城市客运下降26%。这些都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落实。
三、从改革和创新的角度看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潜力
上述两点讲的是交通运输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策略方面的地位和重要性。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需要我们交通运输领域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在制度设计上创新驱动,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制度上创新。重点要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各职能局和相关处室要从自身角度推进该项工作。如厅规划处要从综合交通方面想办法,厅建管处从加强生态交通入手,省公路局、港航局要在建、管、养、运等方面推进,省运管局要在运输管理中下功夫,厅管厅属的其他单位也要在各自领域发挥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政策导向上创新。每年交通部、省厅都有专项资金补助,今年省厅还将争取增加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的预算,出台鼓励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广泛投入,使补助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项目如车辆油改气、油改电,港口吊机油改电,内河航道船舶油改气,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改造,公路路面旧料再生利用等,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参与和投入。
除了在资金政策,也可以通过其它措施加以引导。例如,目前我省ETC实现了全覆盖,用户数有28万户,占全省机动车保有量600万辆的5%左右。按上高速路网120万辆计,ETC使用率只有20%多一点。日本的使用率现在为80%以上,根据日本的经验,当用户数发展到30-40%的时候,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所以要在政策设计上进行创新,采取多渠道办理、差别化收费的措施来刺激推广发展新用户。最近省厅正在考虑新一轮的技改政策,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在应用“四新”技术上创新。当前已有许多“四新”技术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成效。如甩挂运输周转能耗下降15%左右,成本降低15%左右;车辆油改气碳排放减少25%,氮氧化物减少80%,颗粒物排放为0,成本下降20%;高速公路服务区采用太阳能供电,废水回收二次利用等。可进行技改的项目还很多。新时期在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时,我觉得更要重视信息化和标准化。信息化是交通实现现代化的引领,而标准化是推广“四新”技术的一个有效载体。
四是在法规制度上创新。当前交通运输统计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抽样人工调查统计。如何改进统计方法,建立更加科学的、实时的、完整的统计体系,江苏在张家港试点的自动监测能耗系统就很好。要加强能耗统计制度的建设。下一步还要在奖惩考核上下功夫,进一步创新理念,建立完善的量化考核奖惩体系。
五是在发展理念上创新。这里着重强调两个发挥,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能减排即便是公益性的事业,凡是市场能做的要尽可能交给市场,政府可以钱买服务,因为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才能真正提升效率。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节能减排的真正动力,要使这项工作有生命力,一定要让企业有效益,这样企业才有主观能动性。
同志们,我们之所以召开这次全省性的会议,是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会议,明确目标,围绕全年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方法,设计载体,确保我省交通运输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谢谢大家!